冲突最强烈、主角最招人爱、反派最遭人恨、目标最明确、最原始的,就是稳赢的一句话故事。
(一)成功元素
反讽(钩子):勾起兴趣,有情感共鸣。
美妙的脑补画面:让人产生更多期待,尽情想象故事的走向。
目标观众和拍摄成本:是给谁看的,以及拍出来要花多少钱。
绝杀的片名:以一种聪明的方式(准确表述,又不会过于直白而显得愚蠢)说出来。
(二)故事类型模板
(1)屋里有怪物
把主角放进屋子,而屋子里有个急需杀死的怪物,如《大白鲨》。
(2)金羊毛
英雄为了寻找某样东西而“踏上旅途”,最终找到了“他自己”,如《星球大战》。
(3)愿望成真
主角是被周围人欺压的“灰姑娘型”人物,观众希望主角能幸福,如《浪漫女人香》。
(4)陷入困境
一个普通人发现自己陷入了不普通的处境当中,如《虎胆龙威》。
(5)人生变迁
观众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有主角除外,所以必须让主角亲自经历一番,如《十全十美》。
(6)伙伴情谊
一开始互相憎恨,通过共同经历的旅程,最终双双放下自我,获胜双赢,如《阿呆与阿瓜》。
(7)推理调查
主角代表观众的视角,一步步发现一些以前觉得不可能存在的人性阴暗面,如《唐人街》。
(8)傻瓜获胜
所有人都低估主角的能力,因此他就有机会在最后关头大放异彩,如《阿甘正传》。
(9)体制之下
整个故事既赞颂了体制,也暴露了体制吞噬个人的问题,如《飞越疯人院》。
(10)超级英雄
一个超乎寻常的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非常普通的世界里,如《蝙蝠侠》。
(三)确立主角的原则
能在剧情环境中引发最强烈的冲突,让观众产生认同感。
在情感上有最遥远、最曲折的路要走,能让观众从他身上学到东西。
有魅力,能讨绝大多数人的喜欢,让观众想继续看下去。
能让观众相信他理应获得一个圆满结局。
(四)剧本骨架
开场画面(1)
阐明主题(5)
布局铺垫(1—10)
触发事件(12)
展开讨论(12—25)
进入第二幕(25)
副线故事(30)
玩闹和游戏(30—35)
中点(55)
反派逼近(55—75)
失去一切(75)
灵魂黑夜(75—85)
进入第三幕(85)
结局(85—110)
终场画面(110)
【数字代表各部分所在页码】
(五)创作法则
必须在铺垫部分清楚地说明主角的目标。
观众只能接受一部电影里有一个魔幻元素。
观众拒绝要经历过长的“前情”才能进入正题。
让观众从一开始就理解主角的处境,让观众产生认同。
反派一定要比主角强,增强坏人的力量和不可战胜感。
通过气氛和情节推进,用画面讲故事,“要展示,不要说”。
每一个角色都必须在故事中有所转变,唯一不变的是反派。
只专注在一个好创意上。简单一点更好,一次只用一个概念。
剧情要一边推进,一边改变方向和增强力度。尤其是中点的转折。
必须从开头就展现出很快可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具威胁性的事情。
警惕“媒体”这个元素,不要打破戏剧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那道无形的墙。
在交代信息时给观众一些东西看。用一种鲜活和娱乐的方式传达信息。
调动观众的感情,使生活和生活中的情感被再现到一个安全的环境里。
对关键角色的设计必须能让观众抓住重点,具有让观众深深记住的特征。
人物对话切忌平淡乏味的对白,每一个角色说起话来都应该跟其他人不同。
展现较大的挫折,让角色“后退”,使各个角色获得的成长和改变更有价值。
使所有发生的事件更符合本能的原则,如生存、饥饿、性、对死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