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每天写作业写到半夜,12点以后是常态,要说真的有那么多作业吗?我是不知道的,她自己管自己,不用我管,但是我知道,其他同学不可能写到那么晚,否则别的家长早就不干了,她的学校是普通初中,并不是那种高度内卷的重点初中,普遍成绩也一般,没听别的家长说写作业要写到那么晚,只有我家这样,一定有她自己的原因。
我仔细观察过女儿写作业的过程,慢肯定是慢,比一般孩子要慢很多,磨磨蹭蹭的,效率很低;仔细也是真仔细,写的字和做出来的卷子都像打印出来的一样,基本上都是课上老师的范本。很多同学都是在下课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业了,写一点是一点,回家就能少写点,我女儿下课的时候要不跟同学聊天,要不就趴桌子上眯一会,因为晚上睡得晚,白天就不清醒,听不好课,晚上写作业又要重新复习,写得更慢了,晚上睡得更晚,这样一个劣质闭环就形成了。
女儿回家以后虽然不打游戏不看视频,但是会用手机跟同学聊天,会去看同学的朋友圈,因为她的自控力还可以,责任心也强,知道要写作业,所以我从来没有管理过她用手机的时间,但是其实这些无效社交会浪费她的很多时间,聊天一聊起来就会没完没了,时间过得飞快,等想起来不该聊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有一天跟我妹妹聊起来女儿看微信的事情,她说她上高中的时候就是因为朋友很多,社交圈很广,总是在进行各种约会,跟不同的同学做不同的事情,今天这个明天那个,成绩就很不好,因为精力都在其他事情上面,后来高三转学到了新的学校,人都不怎么认识,也没什么交际,主要精力就都放在学习上了,所以当年就考上了重点大学,不是说跟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好,而是这种交际太耗精力,而且每天重复,没有太大意义,现在孩子需要的是走向更高的地方,去跟更优秀的人接触,最好短期内的社交能够减一减。
我女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写作业、读书、学习和考试的时候,耳边不能有任何其他声音,心里必须不能有任何杂念,否则什么都进行不了。有时候在学校考试,老师把门打开,别的班级在读英语,她就根本考不考了试,满脑子都是别人在读的英语,要说她的思路在英语上,也不可能,就是考试也考不好,英语也听不了,一心不能二用;如果她刚听到一个精彩的故事,心里想着这个故事的情节和结局,让她马上去写作业也写不了,心思都在故事上,不在作业上,直到把这个故事消化完了,才能好好写作业。
其实影响她最多的是唱歌,她喜欢听歌、学歌、唱歌,我和她爸爸也总在家里唱歌,如果我们在车上听了一首歌,唱了一首歌,回到家以后,三个人无论在干什么都会一直哼唱这首歌,满屋子满脑子都是这首歌,女儿马上写作业就会受到影响,写着写着就唱起来了,我们在别的房间唱歌,即使隔着房门只有很小的声音传过去,她也能接着唱,然后这首歌就会占据她的思维,什么阅读题和计算题,根本就进行不下去了。
所以昨天晚上,我跟女儿提议,这些都先停一停,我们全家最近都禁止在室内唱歌,互相监督,发现后互相提醒,她不同意,说唱歌是她唯一的爱好,我还要把这唯一的爱好给剥夺吗?我说这是暂时性的。接着我又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说是韩国有个喜剧片叫《搞笑一家人》,里面有个角色特别能吃,每天都馋得不行,因为体检需要提前一天晚上九点之后不能吃饭,因为做不到这一点,他已经连续三年没体检了,这次一定要控制住晚上九点之后不能吃东西了,他的家人给他在屋子周围贴了很多纸条,提醒他因为贪吃都失去了什么,第一条就是因为贪吃他失去了青春,在他高考的时候,进考场之前他妈妈跟他说,你好好考试,我给你带的盒饭里面有惊喜,这下可好了,他完全没有心思考试了,满脑子都是中午盒饭里面的惊喜,最后实在忍不住去翻看盒饭里到底有什么,结果被监考老师抓住,说他作弊,盒饭也被打翻在地,原来惊喜是酱牛肉,就这样他失去了高考的资格,最终变成了无业游民。
这虽然是电视剧里的笑话,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同事就说,她无论是在放假时做任何安排,都不能提前告诉她儿子,因为只要告诉他,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没办法正常上课了,满脑子都是出去玩的事情,在家里在学校讨论的都是出去玩的事情,什么听课、写作业、考试,什么事都没心思干了,只有出去玩、去哪玩、玩什么这三件事了。女儿听了没说话,但是她爸爸一唱歌,她就赶紧打断,别唱了,唱了我就想接。不唱歌对于我家来说还是挺难的,三个人没事就都愿意唱,无论是扫地、洗碗、收拾,甚至是洗澡都要扯两嗓子,唱着唱着发现不对劲儿,就突然憋回去,也挺有意思。
还有无效社交也要尽量停一停,关键时刻聊天太耽误时间了,这件事情以前我们就探讨过,如果把平板拿走就能减少查看的频率,但是很多学习上的事情都需要用平板查找,只要平板在手边就会总是想要看一下微信里的同学都在说什么,这又是一个恶性闭环。要不就不要查了,不会的和需要查的都留下来,作业结束之后集中查找,这样平板不用放在身边,也不要想着时不时的拿起来看看大家在聊什么,看着看着又无意识的加入群聊当中,时间又这样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