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晓窗书会晨记

2025年4月18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好好活,好好活

昨日没有码字,原因是参加教务处长徐玉萍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我整个人伤悲过度,心思恍惚,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码字。但是一整天,我都在想着自己还欠一篇文章,一整天都活在混混沌沌中。为了排解自己心中的不安情绪,我到养生馆请按摩师傅帮我按摩了一个小时。

2022年,我就在养生馆办了卡,一直都没有坚持去做,老板经常打电话提醒我去放松放松,我却总是以没时间为由,拒绝别人的好意,于是办了大几千的养生卡,一直都闲置着。

昨天,我的课少,心情又不好,于是,我想找一个地方让自己独自静静,于是就想到了养生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和老板一联系,有空档。我欣然前往。按摩师傅已经换了,这次的师傅手法不错。一个多小时的按摩,换来我整个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

今天想到写“好好活”这个话题,源于徐处的离世。徐处是交大的名人,以前,我经常看到关于她的新闻,经常看到她得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公众号里,看到徐处获得江西省省金牌教授,我看到她的照片,看到她的简历,一双大眼睛闪着金光,英气逼人。再看看她的简历,比我还小一岁,心里不禁对她多了一份敬佩与羡慕。


本来,我和徐处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她是叱咤风云的金牌教授,我是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然而因孔目湖书院申报教学成果奖,石馆长找到了徐处。因为石馆长和我们几乎是同一路人,只知道闷头做事,对于申报教学成果,写论文,那就是两眼一摸黑。石馆长觉得孔目湖书院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完全有实力申报成果奖,于是找到了徐处,希望徐处能助一臂之力。

徐处是个热心肠,马上就投入工作,把我们这些做过传统文化工作的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统一部署,分配工作,还不遗余力四处请专家指导。最终,在徐处的部署之下,成果奖申报传来了好消息,竟然得了全省的特等奖。我不禁对徐处多了几分钦佩。

后来,我还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徐处给我们发各种关于写论文,关于参加比赛的各种信息。她还经常单独@我,鼓励我多写文章,我因为觉得自己实在能力有限,也就辜负她的一片期望。后来,我就听说徐处生病了,住院了。我开始以为是身体暂时的不适,也就没有当回事。因为,我前些日子都看到她在群里回复一些老师的消息。

日子安安稳稳地过着,没想到一个晴天霹雳向我扑来。一个讣告写着教务处徐玉萍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我的脑子一下子嗡嗡嗡响,头晕目眩,站都站不住了,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飘落,泪止不住奔流。

我记得自己去年冬天,我取快递的时候,远远看到过徐处,怎么就……她雷厉风行的样子,她开怀爽朗的笑声,她真诚热情的性格,还有她说话时的表情语气,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我无法相信徐处离世的事实。我再也见不到徐处了,那就让我见上她最后一面。

清晨,天灰蒙蒙的,丝丝的细雨如无边的愁,我坐上了石馆长的车,一路上,我们都默不作声。到了殡仪馆,工作人员给我们送上白色的胸花,大家排着队进入儒雅厅,一个小礼堂般大的大厅里,黑压压站满了人。大家都神情凝重。

主持人宣布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宣读了徐处生前获得的铺天盖地的的荣誉。此时,哀伤的音乐缓缓响起,大屏幕上播放着徐处生前的照片,如春天般温暖,如夏花般绚丽。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化为虚无,泪从我的眼眶里溢出,无尽的惋惜,无限的y徐处的儿子出场,小伙子开头几句话还算语气平和,渐渐地就哽咽着,当小伙子说:“妈妈,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再做您的宝宝。”决堤的泪水止不住地滚落。

我想,徐处的离世,最最伤心的是她老母和她的儿子。老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要老人家的命呀!儿子从此没有的妈妈的呵护,将要自己独闯天涯。最近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剧情非常接地气,看到我难受。大学教授沈卓然,妻子过世不到一年,就开始各种相亲,然后为了讨得护士长连亦怜的欢心,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沈教授还帮买菜、下厨,还直接带着护士长睡在了和亡妻睡过的床上。

逝去的静敏一辈子勤俭持家,积攒的家产成了沈卓然这位大教授相亲的资本。各色女子因为沈卓然良好的经济实力,如狼似虎般扑过来,上演着扎心的剧情。不要以为这是电视剧,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甚至真实的生活比剧情还扎心。听同事说,班上的家长,妻子亡逝不到半年,就抱得娇妻归。什么忠贞爱情,什么情谊情分,都在血淋淋的生活中如烟如雾烟消云散。


我曾经问我我家老杨,假如我先走了,会不会再找,老杨是个实诚人,说:“不管谁先走,生活还要继续,都要重新找人度过余生。”是的,你走了,一切都与你无关。我喜欢刘晓庆说的一句话:“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是归根结底是属于健康的、活得久的。

《礼记·中庸》中说:“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看来,长寿也是一种美德。2025年4月18日邓锦芸晨间杂记:

好好活,好好活

昨日没有码字,原因是参加教务处长徐玉萍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之后,我整个人伤悲过度,心思恍惚,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码字。但是一整天,我都在想着自己还欠一篇文章,一整天都活在混混沌沌中。为了排解自己心中的不安情绪,我到养生馆请按摩师傅帮我按摩了一个小时。

2022年,我就在养生馆办了卡,一直都没有坚持去做,老板经常打电话提醒我去放松放松,我却总是以没时间为由,拒绝别人的好意,于是办了大几千的养生卡,一直都闲置着。

昨天,我的课少,心情又不好,于是,我想找一个地方让自己独自静静,于是就想到了养生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和老板一联系,有空档。我欣然前往。按摩师傅已经换了,这次的师傅手法不错。一个多小时的按摩,换来我整个晚上一觉睡到大天亮。

今天想到写“好好活”这个话题,源于徐处的离世。徐处是交大的名人,以前,我经常看到关于她的新闻,经常看到她得奖。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公众号里,看到徐处获得江西省省金牌教授,我看到她的照片,看到她的简历,一双大眼睛闪着金光,英气逼人。再看看她的简历,比我还小一岁,心里不禁对她多了一份敬佩与羡慕。


本来,我和徐处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她是叱咤风云的金牌教授,我是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然而因孔目湖书院申报教学成果奖,石馆长找到了徐处。因为石馆长和我们几乎是同一路人,只知道闷头做事,对于申报教学成果,写论文,那就是两眼一摸黑。石馆长觉得孔目湖书院近二十年的实践探索,完全有实力申报成果奖,于是找到了徐处,希望徐处能助一臂之力。

徐处是个热心肠,马上就投入工作,把我们这些做过传统文化工作的相关人员,召集在一起,统一部署,分配工作,还不遗余力四处请专家指导。最终,在徐处的部署之下,成果奖申报传来了好消息,竟然得了全省的特等奖。我不禁对徐处多了几分钦佩。

后来,我还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徐处给我们发各种关于写论文,关于参加比赛的各种信息。她还经常单独@我,鼓励我多写文章,我因为觉得自己实在能力有限,也就辜负她的一片期望。后来,我就听说徐处生病了,住院了。我开始以为是身体暂时的不适,也就没有当回事。因为,我前些日子都看到她在群里回复一些老师的消息。

日子安安稳稳地过着,没想到一个晴天霹雳向我扑来。一个讣告写着教务处徐玉萍老师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我的脑子一下子嗡嗡嗡响,头晕目眩,站都站不住了,如此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飘落,泪止不住奔流。

我记得自己去年冬天,我取快递的时候,远远看到过徐处,怎么就……她雷厉风行的样子,她开怀爽朗的笑声,她真诚热情的性格,还有她说话时的表情语气,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我无法相信徐处离世的事实。我再也见不到徐处了,那就让我见上她最后一面。

清晨,天灰蒙蒙的,丝丝的细雨如无边的愁,我坐上了石馆长的车,一路上,我们都默不作声。到了殡仪馆,工作人员给我们送上白色的胸花,大家排着队进入儒雅厅,一个小礼堂般大的大厅里,黑压压站满了人。大家都神情凝重。

主持人宣布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宣读了徐处生前获得的铺天盖地的的荣誉。此时,哀伤的音乐缓缓响起,大屏幕上播放着徐处生前的照片,如春天般温暖,如夏花般绚丽。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化为虚无,泪从我的眼眶里溢出,无尽的惋惜,无限的y徐处的儿子出场,小伙子开头几句话还算语气平和,渐渐地就哽咽着,当小伙子说:“妈妈,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再做您的宝宝。”决堤的泪水止不住地滚落。

我想,徐处的离世,最最伤心的是她老母和她的儿子。老母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要老人家的命呀!儿子从此没有的妈妈的呵护,将要自己独闯天涯。最近热播剧《我的后半生》,剧情非常接地气,看到我难受。大学教授沈卓然,妻子过世不到一年,就开始各种相亲,然后为了讨得护士长连亦怜的欢心,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沈教授还帮买菜、下厨,还直接带着护士长睡在了和亡妻睡过的床上。

逝去的静敏一辈子勤俭持家,积攒的家产成了沈卓然这位大教授相亲的资本。各色女子因为沈卓然良好的经济实力,如狼似虎般扑过来,上演着扎心的剧情。不要以为这是电视剧,所有的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甚至真实的生活比剧情还扎心。听同事说,班上的家长,妻子亡逝不到半年,就抱得娇妻归。什么忠贞爱情,什么情谊情分,都在血淋淋的生活中如烟如雾烟消云散。


我曾经问我我家老杨,假如我先走了,会不会再找,老杨是个实诚人,说:“不管谁先走,生活还要继续,都要重新找人度过余生。”是的,你走了,一切都与你无关。我喜欢刘晓庆说的一句话:“世界是你的,也是我的,但是归根结底是属于健康的、活得久的。

《礼记·中庸》中说:“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看来,长寿也是一种美德。

2025年4月18日 郑丽玲随笔

今天上厕所出来时,发现隔壁男厕所有自言自语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我们班烁铭同学。

回到办公室,没过几分钟,烁铭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他没有带纸巾。我赶紧叫子祥送纸巾过去。

这孩子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打电话求助了,这可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这几天他妈妈有事,没有全程在学校陪他,遇到问题,他知道打电话给老师去解决问题,多么令人欣慰!

晚上,我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饭。烁铭打来了电话,问我家是在哪一栋哪一楼,要给我们送新鲜摘的蔬菜。到了家里后,他一眼就被客厅里的古琴吸引住了,就坐在那里拨弄起来。我拿了《沧海一声笑》的简谱给他弹,前面几句他竟然弹得有模有样,第一次接触古琴就能弹出旋律来,这音乐天赋不得不让人佩服。

临走时,他拿了零食箱里面的一个软面包。其他零食不要,说家里有,刚撕开面包袋子,电梯就到了,走进去后,马上掰开一半给了妈妈,动作非常自然。可见这孩子有多么善良,妈妈教育得多么好,正常的孩子都很难做得到。

内心一阵温暖,赶紧记下这篇文章。

2025年4月18日 星期五 郭鸣凤日记

早上起来,打开手机,进入腾讯会议室读书,就听到了邓老师的声音,原来在讲解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内容是: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特别好!守,手,我想到了还有首,这样的解释和理解别具一格。内心的慎独,首要的放手去做,似乎一切都豁然贯通了。

  顺着这样的理解与解释,我理解“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应该是说强大的东西也有其柔和的一面,就像那小溪流缓缓流进大海,常常去做,德行不离,就可以回归到婴儿那般状态!似乎在告诉我们不要做恃强凌弱以大欺小,以多欺少。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我想到的是太阳光芒耀眼的时候,是刺眼的白。一旦落下去,无尽的黑夜就来了,这是规律!人常说做人做事要黑白分明,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可是生活总是以复杂的面目呈现,黑白间,爱憎间,总是那样的复杂,但是不管怎样,人的内心里却要分明,内心里要有杆秤,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平常心。回归到那质真的朴素之态也不足为奇了!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荣誉加身大家都知道是好的,可是有荣就会有辱,只有荣辱不惊,才能够真正的内心安定。可是不容易做到啊,只有时时保持一颗知足的内心,毫无波澜的内心深处才能体会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圣人总是常常在做,所以什么时候都是好的,无需特意去改变,所以说最完美的治理是不去伤害万物的本性。

  这章最难做到的是常,是守,能常守的人自然就会长寿,似乎在讲道理,又似乎在讲养身大道!《道德经》的经久不衰,就是它不明说,让每个人自己去悟,去做,去实践,毕竟说得太明白就失去了老子的智慧!框限了这世间存在的状态!毕竟万事万物没有相同的状态。

2025年4月18日欧阳倩晨记

用成长日记浇灌学生自育之花(二)

最近让孩子们写成长日记,有些微收获。今天的日记是为最近的工作做一个小结与记录,接4月16日的日记,记录一下具体做法和计划。

一、日记主题的选择

日记主题是从内容上进行把关和规划,以达到育人效果。推荐给孩子们的成长日记的主题有七大块,如下:

周日:目标日记

周一:成功日记

周二:阅读日记

周三:感恩日记

周四:积善日记

周五:反思日记

周六:快乐日记

学生可以按顺序和板块写,每日100字。这只是一个大框架,学生也可以不按顺序写,也可以写自己感兴趣和印象深刻的内容。

二、坚持下去的法宝

1.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写。最好的教育就是示范,做出来才有影响力。

2.每日反馈。每日反馈的前提是每天进行批阅,曾经我觉得这个很难,其实进行简批,并不需要太长时间。我的做法是只要完成了日记且字数达标的孩子,我都会为他加上一颗星。内容优秀者,加2星。每天选三四个学生的日记利用午托、晚托、班会等时间进行表扬。表扬的方面有:值得模仿的语言表达、行为习惯、好的想法等。

3.定期颁奖。这是我计划做的。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学生按要求写够21天,且获得21颗星,则颁发日记能手奖。学生按要求写够21天,且获得22颗星以上则颁发日记达人奖。用阶段性的奖励鼓励孩子们坚持写日记。

2025年4月18日 徐新云晨记:

下午下了一场大雨,空气中依旧是沉闷,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胃时不时地隐隐作痛,我只能用手按了又按,把腰弯了又弯,静静地等待着这阵痛缓缓消失,然后长长吁一口气,开始改作业。

有时候就是很奇怪,所有的忙碌和病痛就会凑到一起向你袭来,让我措手不及,还无法抵挡。这段时间我比较忙,这周又轮到值周。每天早上下午各一个小时站在校门口,也是一个累人的活。

周一是去春游的,太阳底下晒了一天,晚上就去刮了痧。周二开始腹痛,我就知道我的胃一定是出来作妖了。我先生想了想这段时间我总是口干口渴,悄悄地查了百度和小红书,担忧地猜测我是不是得了糖尿病。他一定要我挂号去医院看,我也拗不过他,就答应他周末去看。

没想到,我的胃坚持不到周三,阵痛加长加剧了,而且胃的左边也开始阵痛了。周三下午的音乐课,我是弯着腰撑下来的。我一边按着胃,一边撑着上了课后服务,又站岗一个小时。到我先生来接我时,我已经根本不想说话了。

听我的描述,我先生更害怕了。他告诉我这个位置有可能是胰腺,然后又开始猜测我是不是得了胰腺炎。我理解他内心的惶恐,因为他妈妈就是得胰腺癌去世的。我马上就拿出手机挂了号,安慰他放宽心,我这个祸害没那么容易就离开他的,怎么也要折腾他个够的。

回到家后,他立马就给一直给我看胃的医生朋友打电话。结果朋友说就是个普通的胃肠炎,并给我开了药。一个是肠炎宁,第一餐药量加倍;另一个是冷藏在冰箱里的益生菌,第一餐药量也加倍;都用淡盐水吞服。然后叮嘱我这两天吃泡饭,加点盐就可以,不能加油,也不能加任何菜。这一听,放下心中石头的先生又可怜上我了,这怎么能行呢,他老婆我也太可怜了,只能吃淡盐煮泡饭。然后又问朋友能不能煮面条给我吃,因为先生知道我爱吃面条。医生朋友听了也调侃他了,你老婆又不是天天这样吃,也不是什么娇弱之人,一定要吃面条的话就相同,也不能放油和任何菜。先生还不死心地问青菜也不可以吗,鸡蛋也不行吗。我也只能打个哈哈就和朋友说我会听医生的话的。

医生的方法真的很管用,到周三晚上睡觉时,我的胃痛就缓解了。周四很听话地按医生的说的去吃东西的,阵痛时间只有一会儿了,到了下午,痛也就少很多了。

我们工会里每年都有体检的福利,今年已经上交了,但是我先生又给我去加了一个无痛胃镜。我本想拒绝,但想了想,我还是听话一点吧,不然,这段时间我应该没有自由了。

前段时间去美容院做身体的时候,我常挂在脖子上的金项链摘了以后就没有再戴回去了,一时我也忘记了。昨晚先生问我,项链是不是丢了,你有两个星期没有戴这个项链了,难怪你身体又不舒服了。我赶紧去包里找出来,戴回项链,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2025年4月18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捧着《古文观止》读了半个小时,默算一下,这段时间已经读了35篇,好有成就感!

以前我曾下决心要把《古文观止》222篇认真读完,再全部录音。于是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零零碎碎的,也读了一百多篇,但离222篇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是时间不够,自己事情也杂,一有打扰,就不能集中精力。没有固定的时间,就不能做固定的事,这事邓老师也多次讲过,确实如此!

好在,这次跟着邓师姐,基本上很周能读四五篇,快的时候,一天一篇,有飞起来的感觉。每有会意,酣畅淋漓,读之唇齿留香,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这几天读苏轼的文章,更有相见恨晚之意。特别是《潮州韩文公庙碑》《放鹤亭记》《超然台记》《凌虚台记》《喜雨亭记》,以前读过的,现在来读,更觉得如春风拂面,亲切和蔼;以前没读过的《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方山子传》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至于前后《赤壁赋》,那就太熟悉了,一读起来就如流水一般滔滔不绝,不是一般的爽。

翻一下《古文观止》的目录,发现一共收录了苏轼的十七篇文章。再翻翻我的书,发现大部分都已读过,邓老师还没讲到的,我也做过笔记,应该是以前学习的,特别是《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范增论》,用红笔写了很多字,看来以前是认真读过的,只可惜过去时间一长,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读的了。好在,邓老师从后向前读,再复习一遍,就能读的更熟了。

邓老师说,书要熟读,她每一篇都要读几十遍,还仔细研读。这让我很惭愧,因为我只满足于读过,稍微了解一下,却不曾这样下功夫。趁这次学习,再加把火,把书读熟,读烂,吃进肚去。

其实,我也发现,很多书不是一次就能读熟的,好的书,值得一辈子读,反复读。尤其是经典,传承千百年,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更值得我们细读深思。我也常跟学生说,别想着读一次就把文章读会了,没有几轮的诵读,不会装进脑子里。初读的时候,只是读正确,简单了解大意,要想深入获得经典中的营养,一定要有多次涵养的功夫,那就需要不断复习,巩固,并在学习与生活中运用,方得其奥妙。

如果是老师,就要多带学生读,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己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如果是学生,那就要像吃饭一样,细嚼慢咽,含英咀华,吸收营养。

期待着这次能把整本《古文观止》读完,读通,真正装在自己的脑中。

书虫走出去(21)

2025年4月18日书会关安玲札记(62)

读《古文观止》(5)--《灵虚台记》

苏公在《自题金山画像》云: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苏公曾经被贬之地,在黄州苏公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千古名篇。

您也许有所不知,苏公出仕的第一站在陕西凤翔。嘉佑六年(1061年),苏公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大理评事是阶官(正八品),签书凤翔府判官是他的实际职务,简称签判,仍是幕职,相当于现在副省级市政府的秘书长。苏公在凤翔为官时,携夫人王弗一同前来。

凤翔位于陕西西部宝鸡市东北,古称庸城,是周秦发祥之地,秦嬴创霸之区,有“凤鸣岐山”的古老传说。疫情期间,我曾经独自乘车辗转至凤翔东湖,拜谒苏公遗迹。

东湖位于凤翔城中心,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里碧水荡漾,柳荫浓密,亭台楼榭散布,小桥蜿蜒连属,湖区虽小,但古朴典雅,静谧幽深,与杭州西湖的秀丽宽阔迥然不同,自有一番幽静思古的韵味。

因修缮,苏公祠关闭,我得以登上旁边的凌虚台。灵虚台原址在凤翔府衙内,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凤翔知府熙年重修东湖苏公祠时,将灵虚台迁至东湖苏公祠左侧。

苏公在凤翔府任职三年,疏浚扩池,修筑湖泊,种树种柳,建亭修桥,方有了东湖。任上,他锋芒毕露,人称“苏贤良”,嘉佑九年,苏公28岁,上司陈希亮在官舍后园修建一个灵虚台,嘱咐苏轼作文记事。苏公直抒胸臆,怒怼上司:“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

所幸陈公与苏公同为眉州人,历代世交,陈公爱才惜才,对风头火爆的苏公严苛有加,致使苏公心怀不满借文发挥,批驳回怼;陈公并未计较,对《灵虚台记》一字未改,将之刻于高台。

苏公后为之震动,渐与陈公修好,并与其四子陈季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毕生好友,及至多年后陈公离世,他为之撰写了《陈公弼传》。

我感慨于苏公的识见和勇气,也敬佩陈公的大度和包容。有时候,与孩子话不投机,忍不住说教几句,就会招致孩子连珠炮式的回怼,我无力驳斥,也不好变脸发作,只是一味地隐忍,感觉非常憋屈。现在想来,孩子敢于表达,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父母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虚心豁达,才能够接纳托举孩子。父母的心胸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苏公在凤翔还作有《喜雨亭记》《石鼓歌》等诗文名篇。

东湖除了搬迁的灵虚台、喜雨亭外,还有后世为纪念苏公而修建的春风亭、鸳鸯亭、一览亭、望苏亭等亭台楼榭。另外,东湖边上林则徐手植“失意柳”与左宗棠手植“得意柳”更增加了这里的文化底蕴。毫无疑问,东湖是苏迷追寻他的又一胜地。

2025年4月18日曾瑞云晨间随笔84

一会一个检查,无法静心,想着若能晨间做完随笔真是一天最快乐的事。

己进入《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想着可以听到邓氏演讲的《道德经》说易也不易,邓老师把该检索的讲解都替我们己全部搜索了,我们只要按往常一样,居有常,业无变,别人还在睡梦中,我们群里老师们己在黎明之时早早起床开始每天的晨读了,听到逻辑推理极强的解说,循环往复,日一复一日,这是我们的易,别人的难。分享到郑丽玲老师班级第一名,正因为她也坚持做到每天早起晨间默默的耕耘,不断自我成长带动了儿子与学生一起成长,才有今天喜人的好成果,可喜可贺。看我们种下了什么因。而且是每一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樸,樸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长,故大制不割。”

我理解到老师分享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父精母血结合下,缺一不可,才能孕育出你我他。当我们呱呱落地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学习,当我们成就出来可以成为天下的楷模时,也是因为我曾经周而复始,不为人知在人后勤奋耕耘。当光芒万丈荣耀加身,还是一如既往的从细小的认真做到极致。如歌唱家刀朗二十年隐居打磨自己,乒乓名将疑孙颖莎未成冠军一路打拚,得冠后依然照常训练,为国争得许多荣誉。

再看熊凤珍老师的文章越写越让我钦佩怎么有那么好的文笔。

当习以为常地去做时,无论什么样的际過,是好是坏,是无上荣光也罢还是巨大无比磨难的考验都能坦然面对接收,也能承受其重时,心胸格局打开了,象一棵小树苗在生长的过程承受风雨洗礼,也接受阳光雨露爱抚,终究长成枝繁叶茂,顶天立地的大树,全身都是宝。有的可做栋梁之材,有的可做有品质的音乐器材,有的可入药,果可食,花可观,叶可肥沃土地,即使一根别致的枝条也可雕刻成艺术品等等。

人也如此象郑丽玲老师跟邓老师学国子监,当她学到一定程度需要她站出来,就算是小学老师一样可以站在台上带领大家学习。

象谢洪霞老师、张红霞老师、徐洁老师、石苹平老师、徐新云老师等等拿哪一遍文章都能轻松拿下。无论身处什么样岗位都能发挥出他的聪明才智,都是有用之人,如我们的伟人毛主席。

重要是人生走过低谷到高峰,又的顶峰到万丈深渊,能笑对人生的起起伏伏,而怡然自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119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382评论 3 41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038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853评论 1 3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616评论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12评论 1 32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192评论 3 44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355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869评论 1 33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727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28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467评论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165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570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813评论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585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892评论 2 3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