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由分,况是蔡家亲。
根据诗的意思,这首诗是诗人垂老赋闲故居时所作。
外弟:与上一篇《喜见外弟又言别》中的外地一样,指外戚的弟弟,即表弟,姑母之子。卢纶和司空曙是表兄弟关系,两人同属唐代“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创作上互为知音,关系十分亲密。
见宿:在《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意思是“留下住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所作,描述了他与表弟卢纶在静夜中的相聚情景。诗中提到“见宿”,即指卢纶到司空曙家中留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卢纶写过《过司空曙村居》: 南山与北邻,蓬庵庇(bi四声)一身。繁霜疑有雪,枯草似无人。可互相对照参考。
旧业:旧有的产业。
贫:少。
黄叶树: 叶子枯黄的树木。
白头人:白发苍苍的老人。这里是司空曙自指,认为已经垂垂老矣。
以:因为。
独沉:独自沉沦,独自隐居,独自沉埋,闲居。
愧: 惭愧,愧对。
君:指卢纶。
相见频: 频指多次,频繁。相见频指频繁探望。
分:命定缘分,情意。
况:况且。
蔡家亲:晋羊祜(hu四声)是蔡邕(yong一声)外甥,后世传为美谈,遂称外亲为蔡家亲。
“堕泪碑”成为后世诗词中缅怀贤臣的经典意象。唐代孟浩然“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与诸子登岘山》)、李白“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襄阳曲》)等诗句均化用此典。
羊祜的德政与“堕泪碑”被视作官员清廉爱民的典范。成语“羊碑犹泣”即源于此,比喻对逝者的深切追念。
蔡邕: 中国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董卓掌权时,被授为司空祭酒,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董卓伏诛,因在司徒王允座上有所感叹而获罪下狱,最终死于狱中,享年六十岁。
附《与诸子登岘山》(P162):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长夜深深,寂静无声,四面没有乡亲邻居,只我孤独一人,荒凉的旧居,产业清贫。雨中一棵枯树,黄叶凋零;一灯如豆,白发萧萧。因我独自沉埋,闲居已久,所以愧对你频频探望。这一生,你我相知,本已有缘,更何况,咱们还是如蔡家表亲!
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是名句。作者不用虚词,只将四个意象两两并列,前后对应,寓意深刻,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