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外婆的守望,是那个小小的用篱笆围起来的四方菜园子,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都在里面劳作,各类应季的瓜果蔬菜都能在里面找到。外婆节俭惯了,烂掉的菜叶,被老鼠啃过的瓜果也舍不得丢,用来喂鸡鸭鹅,家禽一个个被她养得又壮又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每年的这个时节,外婆就会早早的开始翻地锄草,到了日子播下种子,六七月份开始收获。四季豆,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多到吃不完,天气热的时候,就溜进园子里随手摘下的西红柿,又大又红,蘸着白糖吃,酸酸甜甜的一口下去,满足人的味蕾。扯下一个黄瓜,一口咬下去嘎嘣脆。更不用说豆角炒肉,肉沫茄子,青椒炒鸡蛋了外婆总能变着法的给我们做出各种好吃的来。
外婆年轻时是村里的帮厨,就是哪家有酒席就会请她去掌勺做菜,所以厨艺一直很好。我厨艺擅可得外婆真传,却也只学了个皮毛。外婆说做菜跟做人其实是一个道理,火候很重要,煎炒烹炸,讲究个时间;油盐酱醋调味,要把握好量,外婆说希望我做人做事,懂分寸,知进退。
后来,我渐渐长大,离家越来越远,外婆也逐渐年迈,无法再操持地里的活计,园子慢慢荒废,陪伴在她身边的日子也变少。外婆的守望又从那个四方园子表成了那个灯光昏暗的小卖铺,还有一个老旧的电视机,平时村里的人偶尔会来买买东西跟她说说话,她也能高兴一整天。
大多数时候,舅舅舅妈工作也忙,无暇顾及到她,那个老旧的电视机便成了她唯一的消遣方式。外婆不太会操作遥控器,常常一个台就能看半天,她也看不懂放的什么,时常看的打瞌睡。
小卖铺并不赚什么钱,逢年过节回去,外婆总是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小辈打包带走,跟她说过好几次,这些东西外面都买得到,可她不信,总是固执的认为家里的东西比外面的好。她给我们多准备点,我们就能在外面少吃点苦。
随着科技的进步,老年机智能机开始盛行,外婆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老年手机。就是那种能按键,会语音播报的那种,我们年轻人喊木头疙瘩。外婆的思念牵挂担忧,又变成了一通通电话的重复叮嘱。外婆很少主动给我打电话,她总说怕打扰我上班,我们约定只要我不忙,我就给她打电话,于是,外婆又开始守着手机,总是盼着想着我们小辈打电话回家。
智能机的崛起,方便了即使相隔千里的亲人,也能面对面互诉衷肠。外婆识字不多,给她买了智能机,只会接不会打,她只知道智能机的另外一端可以看到我。每一次给她打视频电话,她都能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让我把手机屏幕转一大圈,她对我生活的环境充满了好奇,总能十万为什么问个不停。
这让我意识到,一辈子被家庭子女困住没有出过大山的外婆其实也向往自由,渴望外面的世界。我没有办法让外婆走出大山,就算条件允许,她也不肯,我只能用我的方式,让她也能看到我看到的世界。每次视频我都会主动给她分享一些鲜新事物,旅行到一个地方,就拍一些照片给她带回去,给她讲我旅行路上的趣事。
外婆记性很好,给她讲的东西很多她都能记住,偶尔我们几个小年轻瞎八卦讨论,她也能插上几句嘴。这个我知道,这个囡囡给我说过。然后引的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关于外婆,我有好多话想说,想写,可每每下笔时,总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许是我文笔太差的原因,又或是文字太过普通,描写不出外婆一生的辛劳,外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她教会我很多东西,做人做事的道理,无怨无悔的给予我很多的爱。
21年我经历了人生中一段最黑暗的日子,失恋失业,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那段时间整个人几乎都处在崩溃边缘,去医院看被确诊为重度抑郁,严重影响了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总是哭个不停,失眠,暴饮暴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开心不起来。不敢跟家里说,跟外婆打电话,她第一时间就觉察到了我语气间的不对劲,什么也没问,只是温柔的说,囡囡如果累了,就回家吧,外婆还能动,外婆养得起你。听完外婆的话鼻子一酸,所有的委屈痛苦,终于再那一刻通通发泄出来。
明年,因为年龄工作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准备回老家发展,我把这一决定告诉外婆时,外婆激动了好久。听家里人说她又开始捣鼓着种菜了,说是我在外面太瘦了,她得把我养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