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21天训练营一样,我依然选择最高难度的“进阶邀请”,就如海峰老师所说的,如果我们想要有成果的获得,一定要对自己有要求,而这种内在的要求也会变成行动力!
第一次听任博老师的直播课,就被他圈粉了!这大概就是同为S特质展现比较多的共吸吧。特别喜欢他的娓娓道来,最后内容的快速结束,感觉意犹未尽!内心默默期待:幸好还有一次课。
由于我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关系,直播课是第二天早上才听课的,没有参与互动,有些遗憾。但好在我认真的用心的复听了。训练营的课程已经听过不下10遍啦。不过,距离海峰老师说的牛人100遍还有距离哈。两个课程正好是互补的。
这一次的直播课让我更清晰的看到了DISC的前世今生,更明白了四种特质中某一种特质用的多的人的状态、特点以及识别。事实上,就如任博老师所说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只是某一时刻DISC四种特质中某个特质用得比较多,我们还会根据具体场景切换不同特质,学习完之后,更有利于我们在不同的场景淋漓尽致地体现“对”的特质,把特点变优点,而不是将特点“超常发挥”成缺点,我们要成为英雄,而不是英烈!
由于测试结果,我的I特质比较低,现阶段刻意提高自己的I特质。我发现,儿子的I特质很高,就刻意向他学习。在刻意练习和感悟的时候,我发现,儿子身上也有很明显的C特质,比如,他背书、写作业、玩拼装、玩魔方、临睡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上网课前的准备工作,C特质也是发挥到极致啊。
比如临睡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他的目标是9点半之前上床,一定要拖到9点钟才会去做睡前准备,卡着时间不多不少,换下的衣服如果第二天需要穿,一定叠得整整齐齐放床头,如果不穿,一定放到脏衣筐里,床头放喝水的杯子,白天和晚上一定不一样,晚上一定用晚上喝水的杯子,白天一定用白天喝水的杯子,一定要先刷牙,再洗澡,洗完澡以后一定要用浴袍擦干身上的水,上床以后,一定要看看脚指甲是否需要修剪,脚趾甲盖里一定不能有脏东西,如果有,必须想办法清除。(如果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一定觉得很虐吧,或者会不会认为孩子有强迫症呢?哈哈哈)
C特质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未来做有深度的工作,但有时候又会让人觉得太一板一眼了,太不近人情了,太不懂世故了。
好在儿子身上还有很强的I特质,平日里大多是风趣幽默、能自嗨型,也可以带动他人动起来的,与C恰好是相互补充、相处促进吧。
有时候,他又会很贴心,很nice的感觉,有时候也会有自己的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当然,多体现在他最感兴趣的玩耍游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