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隋、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起王绩,大家也许不认识。但说起他的侄孙,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写出带有38个成语的《滕王阁序》的才子王勃。他还有一个号称“文中子”的哥哥、隋末大儒王通。
夹杂在哥哥和侄孙的盛名之下,王绩想不出名都很难。
不过,王通并不是因为哥哥和侄孙出名,而是靠自己。
作为山西龙门望族,王家可谓是人才辈出。王通也是如此,年仅十五岁,就跑到长安去游历一番,还拜见了当时的隋朝大臣越国公杨素,当时在场的大佬无不拈起花白胡子,赞叹道:
“年轻真好!”
“脑瓜子就是好使!”
“真乃神仙童子!”
没几年,我们的神仙童子就当了官。但他有两个毛病:第一,不爱当官。第二,一当官就有病。做秘书正字时,辞疾;后来做了扬州六合县丞,直接假托生病,驾一叶扁舟,跑了。
到了唐武德时期,又在门下省待诏。这时候,他大概觉得一个借口不能用三次,要不然就显得没有创意。所以,他没称病,而是每天三升酒,不醉不归。他哥的学生、江国公陈叔达听说了,笑道:“三升酒还不够塞牙缝呢。”于是每天给他送去一斗酒。
按唐朝一斗的量,大约是现在咱们的4斤。
4斤酒啊!想起我上次才喝了几杯酒就不省人事,我只能真诚地说一句:I服了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