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是什么?
著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他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每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比如那些概括性的星座分析、隔空人格鉴定等。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的影响?
成年人尚且容易被巴纳姆效应影响,那么还没有形成自我认知的孩子来说,巴纳姆效应更能够发挥深远的作用。也就是说,父母利用“暗示”,可以在不经意间影响孩子——即“小孩就是活在父母的嘴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得不依赖父母,我们需要被喂养、照顾,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权威的,父母的话就是“真理”,这时孩子是无法区分什么是好话什么是坏话的。
用“巴纳姆效应”教育孩子
1. 认识孩子的个体特点,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具备了不同的倾向性。父母如果能认识孩子自身的气质特点,不盲目地期望孩子变成“人中龙凤”,而是允许孩子探索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别的爱好,那么孩子就越能发挥潜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2. 多正面鼓励我们都喜欢听到好话,你能看到一些星座分析上、一些所谓塔罗牌指引中的分析,头头是道,但又都特别好听,谁听了都会感叹“啊这就是我自己”。所以父母可以利用故事、电影,和孩子去寻找ta自己的偶像和榜样,去讨论如何成为孩子想要成为的人,在生活中多暗示他,多正面鼓励他,孩子自然会有动力去尝试。
3. 有话直说式教育成年人习惯了隐晦地表达,不会直接告诉别人自己的想法,自然父母也会无意中影响了孩子。当你说“不行”“不可以做”“不能”时,孩子其实不清楚要做什么,相反,你越是说“不”,孩子就越忍不住去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你越说他他越调皮,这就是“不要想一只白色的狗狗”一样,你的脑海会不自觉想象一只白色的狗。不如直接告诉孩子,要做什么、怎样做,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4. “正面管教”不能一概而论越来越多人都知道“正面管教”了,都开始鼓励表扬孩子了,好多父母都喜欢说:“你真棒”,其实这样的鼓励和表扬反而是有害的。因为没有说到具体的事情,孩子没办法知道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所以不能一味鼓励表扬,根据实际行为细节去鼓励+批评。让孩子清晰地区分行为的对错,改变错误的行为,产生新的行为和认知,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不是自己错了,而是做事的方法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