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如诗中的上下杭
福州,简称榕,又称榕城。
二三年前,就有人提议可以去福州走走,转转,我不曾心动,总是不太喜欢城市,而且在我的记忆中,福州挺远的,要坐很久的火车。
年轻的时候,去上海参加培训,就有一群福州来的老师,她们走的时候,坐的绿皮车,似乎要20多个小时,当时她们行李多,我还去送行,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陆陆续续地,很多身边的人都去了福州,似乎福州挺美的,尤其是有那一份风烟俱净的烟火气与文艺范,相辉相映,构成了一幅最美的水墨画,让我最终动了心,于是选择了这个初夏时节。
很早以前就开始做功课,一切就绪,背起行囊,出发……
明明不是雨季,却发现满世界都在下雨,虽然喜欢雨,出行却是极不方便的。
一路向南,美好的行程开启。
早晨8点的火车,坐了7个多小时的火车,今非昔比,早就有了高铁与动车,下午15点13时分抵达福州,福建的省会。
下了火车转地铁,一出站,瓢泼大雨,敲打的地面,水花飞溅,没法行走,虽然带足了雨具。
明明酒店就在对面,几分钟的路程,打车绕了一大圈,20多元的打的费,还是让我们左谢右谢,自己都无语。
入住,稍事歇息。
雨还是一如既往地下着,而且很大,撑着一把伞,像丁香姑娘那般。
上下杭,我们在福州的第一站。
所有的计划都因为这场雨而改变,应了景,少了美食,留下些许遗憾,也恰到好处。
傍晚时分,城市的灯光开始闪烁,寂静的街面,映衬着色彩斑斓的夜色,行走在雨中,有一种安然,也有一份宁静,更有一份难得的心境。
雨,阻止了很多行人匆匆的步履,却成全了我们的安静,一路走来,风声雨声,嘀嗒声响起,衬起的夜色越发黏浓,西风吹起的阵阵涟漪,在地面打着卷,打湿了我们的衣裳,吹的有点冷,却还是爱上这刻的静谧。
灯火中的上下杭,有一种朦胧的气息,有一种悠然的味道。
福州上下杭的“杭”最早是从“航”音衍化的,是码头的意思,远在北宋时,上下杭是闽江水域,来往船只装卸货物的地方,上下杭由此成为物产集散枢纽。
今日的上下杭俨然成了集美食与美景小资情调的历史文化街区,文艺范十足。
下着雨,又是晚上,寂寥冷清,所以很多历史文人与文物都没法观看,只是沿着街面一路走来。
路过一些会馆,也只是驻足而观,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
打卡:同利肉燕老铺。
点了肉燕,燕丝,鱼丸,还有蒸鱼饺,小笼珍珠包……
一口吃下去,实在吃不惯,有淡淡的海腥气,虽然味道有点鲜美。
福建的美食,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最爱,还是喜欢家乡的味道。
离开这里,继续前行,逛完了上杭,又逛下杭,这是二条街。
在一个保安的建议下,走了一条小路,再次见识到了这里的幽雅与烟火气。
老福州,极具喜庆,舒叙茶馆,古朴中的典雅,三生有信,小资情调满满,石板路上的小河,突然间被一阵阵烟雨萦绕,白色的雾气缭绕弥漫,成了童话世界中的仙境。
小巷里的古树名木,高大茂盛,很有气势,长长的枝叶垂坠着,好有质感。
拐过一个弯,是一条比较开阔的路,一直往前走,就是福州上下杭福州府城隍庙,又称尚书庙,城隍威灵公是陈文龙,朱元璋封的。一排红字特别显眼:2024年中高考祈福活动入庙登记。
由此可见,这里的香火旺盛,我们还在笑谈,以后小辈们要高考,也到这里来祈福,肯定能考上好的学校,几个人都相视一笑,慢慢踱去。
雨还是不疾不徐的下着,时而大,时而小,路面上都是水,踩着水花,抬头仰望着大大小小的街景,漫步在上下杭的角角落落,感受它的魅力,感受它的味道,也感受到自己身心的愉悦,多么美好的一个夜晚,来福州的第一天,在雨中度过。
遇见就是美好,真的就是这样。
2024.5.30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