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点是独立成熟,依赖型人格靠天靠地靠父母,极盗者联盟里,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清晰的认识,也知晓自己在做的是涉及生命危险的运动,每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一是承担起自己选择的责任与后果,二是悦纳他人的选择。犹他觉得在极限摩托中,自己没有拉上杰夫而一直愧疚想要当警察拯救他人赎罪,在滑雪运动中,觉得自己继续滑的选择引发了他人的死亡。忽然想到自己有个不太被自己注意到的特点,看到关系好的人特别忙碌的时候,会询问想要替别人做,比如以前曾有看到女生加班到比较晚,问她要不要帮她做一部分。这个是在家庭中,父母经常觉得自己做不完做不了而替代自己做,然后这种非独立性被我投射到了他人身上,想要越位替代他人负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能做的是尊重、支持、陪伴,不替代他人,自我独立。
第二点是敬畏之心,犹他有勇,但是对极限运动更多的是视为挑战、任务。博迪团队和漫游者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认知的区别,懂得与自然链接,与他人链接,懂得挑战之前态度谨慎,准备周全。每句语言背后是带有认知及感受的力量,最近有开始注意到,自己与女生聊天时,是有把对事情的认知、恐惧通过语言去投射到对方身上,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是想要完成结果,比如犹他,要完成极限挑战任务,要抓到博迪所以攀登,觉得跳下去会死所以阻拦博迪,漫游者在游泳时纠结是该游还是不游,犹他是直接连接果,把自己所认知的对错直接投射到博迪身上,而博迪和漫游者是享受与自然的接触、链接,这种敬畏之心的来源与激活是内心与大自然接触中,充足的天人合一的能量,我们打坐也是与宇宙能量、自然能量接触,为啥打坐脑子发晕思维乱飘,因为对与自我与宇宙链接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就像犹他一样,有胆识,敢尝试打坐,但是没有去享受打坐的过程,记得以前有一次,打坐前感恩佛祖、南怀瑾、医生分享的白骨观,效果就很好,这是因为有了敬畏之心,和高能量的人和法门有了链接,所以打坐是整个宇宙的缩影,在打坐中练习敬畏、链接,在生活中实践。
第三点是情感链接,犹他几次对博迪都下不了手,甚至想要救博迪,犹他的搭档把枪给他关心他安全,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互是情感链接,与对方有共同经历某些特殊感受的事情,尊重支持对方,引导对方的情绪感受,等等,内在的同理心,让我们愿意与对方深入接触,而独立的自我选择去尊重对方的抉择,自己平时太缺乏这种高质量的人际交互,不主动接触,是不会发生链接,修慈心,然后于生活中体验。
看完电影,有种思维上很多地方得到清晰,距离心灵的清晰还有距离的感觉,而中间的距离,要通过打坐、提升能量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