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姚晨在这部剧里扮演女主角苏明玉,这是一个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在原生家庭里却处处受到伤害的女性。这作为一部家庭剧,也让我们看到很多家庭矛盾真实的一面。那就是,原本应该亲密无间的家人之间,都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杀伤力还非常大,甚至会改变家庭成员的人生。
回归原生家庭的问题,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貌似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以正值青春期的女儿为代表,发出“我病了”的信息。表面上看是16岁女儿离经叛道,暴躁又抑郁。但两位家庭心理治疗师通过抽丝剥茧般的挖掘,找出了家庭内部的真实矛盾——夫妻逐渐疏离的婚姻关系。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重要的规律:那就是人们在发泄不满时,并不一定是冲着朝我们发火的人,而是通常把火气撒在那些相对软弱的对象身上。在一个家庭里,最弱势的是孩子,于是,他们很可能就承受着父母迁移到他们身上的坏情绪。
针对于这个家庭的问题,治疗师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01要善于表现父母人性的一面。一般父母只提到‘为人父母’的角色,但却不谈自己,不谈自己的感受。如果父母想和长大成人的孩子有更人性化的关系,就该开始尝试将自我更充分地表露出来,而不再做只是好像掌握着所有正确答案的训导员。父母和子女一样,也有怀疑、恐惧和问题,可以和孩子谈论。如果孩子知道这些,他就更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他可以认同的东西,而不仅是看到他一味反抗的东西。大人的力量不是靠厉声严斥来表现的。他们可以以一种人性化和灵活的方式来表达。
02在家里建立新的语言系统,也就是我曾说过的非暴力沟通。一是尽量用描述性语言替代批评性语言。比如母亲看到女儿袜子没收拾整齐,可以直接说“宝贝,我看到你的袜子没有摆放整齐。” 而不是 “你为什么任何一件小事都做不好!”二是用“我感受到了什么”来表达感受,而不是发泄情绪,偏激地攻击他人。比如妈妈不该只是抱怨孩子偷懒。而是可以说:“我在厨房很难过,你可以帮我吗?”
03要将冲突分配给每位家人。不管遇到什么矛盾,不要把矛头对准某一个人。把家庭看做一个整体,遇到问题,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就像书里布莱斯一家,所有的争吵都集中在卡罗琳和克劳迪娅身上。她们承担了家庭中所有的压力。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夫妻俩夫妻俩谁也不敢去触碰他们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彼此。作者认为,如果家庭能把冲突视为“团体的”来处理,对他们会更有意义。这对于中国的家庭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中国往往是几代人的恩怨纠缠在一起,一方改变根本不足以改变整个系统,需要更多的人意识到是系统出了问题才能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
夫妻矛盾的唯一解决方法是关注自我成长。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叛逆的家庭”。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家庭还在继续“上演”着这样的悲剧,真是苦了孩子们,呼吁亲爱的家长们:在家庭真的出现问题了的时候,请不要狠心无知的把矛盾指向“无辜的孩子”,那个解决矛盾的“焦点”是你们自己。只有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向内找原因,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家庭矛盾,人人有责家庭是一个互相牵引的系统,问题从来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家庭成员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段糟糕的家庭关系对人们产生的不良影响让人很难察觉,而这种不良影响在有了新家庭后不仅无法消除,反而会不停地重复自己所受过的痛苦,把糟糕的关系延续到新家庭和子女身上。不管你的原生家庭给你带来了多么痛苦和糟糕的回忆,只要你能认识到它,并且有能力不要把它复制到自己新的小家庭,你就有机会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关系融洽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