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感觉在编制和熟悉的路上走了太久:编码15天(这个15天是指有效时间,其实跨度是2个月,中间一个半月干别的去了),PPT制作8天,熟悉10天,而对编码的单个反应程度又不是很够,终于我开始上手练习记忆数字了。
我要以测代练,把编码放入具体的情境当中去互动记忆,熟悉速度应该会大大加快,并且也不能一直只是停留在对编码的熟悉当中。
中午练习了3组,每组是1行,也就是40个数字。
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试探着迈出第一步:
成绩如下:
1、第一轮没想到要计时。错了1个数
2、第二轮3分20秒,错了1个数
3、第三轮2分49秒,错了3个数,也就是一整个编码
记忆过程
1、回忆地点
在遥远的从前,作为一个二码记忆大师,我有90多组地点桩。但聂老师昨天在群里说了一句话:“建议三位码的地点重新找。”
晴天霹雳!我立马拒绝,我宁可辛苦地把10个一组的地点打隔断,宁可把它们都重新辛苦地编制成7个一组7个一组。
我带着一丝赌气二分豪情三分乐趣四分冒风险地,开始了今天的“牛刀小试”。
今天的目标是:起码召回7组快数桩黄金地点,它们已经淹没在我的记忆宫殿废墟里面近半年......
幸好黄金地点们还很念旧情,纷纷回应,于是地点可以了。
2、定桩
按照我二码的习惯,就是直接图像往桩子上丢了。但是且慢,三码的码子们,我几乎一个也反应不上来!于是闪映出单个地点后,我打开了讯飞语记的笔记——查找某个三位数对应的图像编码。一个一个地找,反应过来往桩子上面放。
先反应出第一个,比如817(爸要妻)苏大强,我先让他赖坐在我的地点井盖上,再去看第二个编码,哈,幸好016我能反应上来。于是,苏爸爸开始赖在井盖上打滚,索要大石榴。
以此类推。
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一个问题——我对数字3个3个地推进节奏很不习惯,所以笨拙地用笔做了隔断。犹记得2018年3月,我在尚忆参加记忆大师营一阶时,用彩笔在数字上2个2个地打隔断,被教官郑涵生阻拦。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三位码我得有900个都反应不上来。虽然之前写完了编码串联故事,但是推理也是很繁琐的,冷不丁给个编码我还是不能瞬间反应。
于是我继续打隔断、查图像编码。妈呀,可是累死我了。
但是在这个巨慢无比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编码有了更细节的观察和体悟,对编码之间的联结页有了顿悟,不再纠结于动作的区别度,而是一种编码本身的与众不同——比如苏大强耍赖不再索要小保姆,而是根据编码2随时更换索要的物件。只是有一点我在坚持,就是必须要有物理接触,大强手里必须抓到了石榴,不能只表达诉求而没有结果!
3、回忆写答案
有2轮虽然只差了一个数字,但实际上就等于有两个编码混淆了。
教练说只许看一遍,个人觉得自己是秉行了一遍原则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查阅编码、体验编码带来的感受拖沓了些,有时候还要反复一两次去确认,是否某个编码确实是自己以为的那一个。
最后4个数字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所以必须浓墨重彩总结一下。
第一轮记忆即将结束,我缓慢、笨拙地到达最后4个数字时,想起聂老师的话:“最后4个数字,每个前面加0,由2位码变成3位码。”我觉得很别扭,所以擅自改成前三个还是三位码,后边一个后面加00。所以第一行最后一个数字6就变成了600。
这样改变后自己还很得意,觉得另辟蹊径,比教练的舒服、流畅多了!然后旋即我想起一个后遗症:这样会否造成马拉松数字里面的最后一个编码重复?特地数了一下自己记忆的这一页数字,发现末尾数字4出现了4次,7出现4次,5出现3次。不行,这样重复几率太大,那如何避免呢?还是用聂老师的二码加0法?
怎么想怎么别扭,心理上也不愿意去接受。想到石神说过他用的323,我突然就想,为何我就不能前36个数字是3码,后边4个是2个二码?于是我第二轮、第三轮都这么干了,自我感觉良好,还为自己能够发挥出二码的积累很欣慰。
教练你别生气
今日这番尝试很宝贵,然而我有点担心聂教练会生气,因为我在这个营里总是有点不太听话。
比如三位码编制,教练说主要用拼音逆向推理出汉字具像,但我大多用了二码衍生;后期我发现自己走了挺大弯路,因为衍生完了跟三个码有点对不上。比如我的二码49是湿狗,149/249/349一直到949,我衍生的都是骨头、二郎神、哮天犬、狗屋等和狗相关的事物、人物,等编制完毕进行熟悉的时候,我就无从辨别到底二郎神是349还是549。因此,聂教练说后期还有1600多个扑克编码要编制的时候,我心悦诚服地打算还是跟着教练的指挥棒走。
今天又到了实操记忆的阶段,我还是想去试验、探索一下,找到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果我错了,走了弯路,我也愿意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