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某个晚上,正在公园散步的我给闺蜜打了一个电话。
当时她说正在去山东的高铁上,我便问她家里人是否知道。她辞职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也很想知道她最近在做些什么。但是闺蜜并没有告诉我,她说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还问了我的工作,以及老公最近的状态。 我们都回答得很敷衍,此刻也害怕感受到对方消极的状态。
当时突然觉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让我们的谈话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也许我们都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但是却又不想让彼此担心。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又似乎都懂——索性就不解释了。
也许此刻她想要一个安静与独立的空间,默默地做出一番事业来。
作家李敖说过:有时解释是不必要的,朋友无需你的解释,敌人也不信你的解释。
看过春华秋实,经历过风霜雨雪。到了一定的阅历,我们越来越喜欢沉默。遇到说不通的人,宁愿闭嘴;遇到不懂你的人,绝不多一句废话。
村上春树说:“不解释就明白不了的东西,即使解释了也明白不了。”
所谓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不懂你的人,不必解释。
在工作中,很多人面对公司的流程有时会很心累。因为“沟通成本”太贵,也是一件很消耗人的事情。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有时会被误解。无论我们怎么解释,对方都会选择不听。那么索性就不解释,这也是该有的清醒和克制。
就像我跟老公在吵架时,他往往保持沉默。问他原因,他说我正在气头上。无论他说什么我都不会听,所以就不说了。等我气消时,再解释。
懂你的人,你不解释他也心有灵犀;不懂你的人,解释再多都是对牛弹琴。
罗翔说过的一句话:“误解本是人生常态,理解反是稀缺的例外。”
人心是一座迷宫,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观念和立场里。人和人精神世界之间的距离,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逾越的鸿沟。有时要接受这个事实,不必奢求所有人理解。当然不必不费力解释自己,做好自己就好。
当我们学会在误解的潮水中保持沉默,反而能在喧嚣的世界里听见内心的潮汐。
作家三毛说:“你对我的百般注解,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只展示一览无余的你。”
这不仅是智者的顿悟,更是生命的宣言。当我们停止在他人的目光中寻找存在感,才能真正触摸到灵魂的脉搏。就像长在土里的竹子,前几年一直在土里默默生长,等到第五年成长的飞快。
这种转变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它不是逃避,而是选择;不是软弱,而是强大。
当我们被误解时,不必急着解释。沉默不是软弱,而是看清本质后的清醒选择。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对方自己内心的投射。
所以,有时不必费力解释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