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但同时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便是其中之一。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面对手足口病的高发态势,家长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个人卫生教育: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教导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 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确保手心、手背、手指缝、指甲缝等部位都清洗干净。教育孩子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病毒。同时,家长自身也要做好榜样,规范自己的卫生行为,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注意饮食卫生:
提供给孩子的食物要新鲜、干净,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水果要洗净去皮后再给孩子食用,蔬菜要充分清洗、煮熟煮透。对于孩子使用的餐具,要专人专用,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减少孩子聚集活动:
手足口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游乐园、幼儿园等。这些地方人群聚集,病毒传播风险高,孩子接触到病毒的机会也相应增加。如果必须前往,要为孩子佩戴口罩,并注意与他人保持 1 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对于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家长要密切关注学校的疫情防控措施,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健康监测,如发现班级内有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了解情况,根据学校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可暂时让孩子居家观察,避免交叉感染。
春季手足口病高发,家长们要提高警惕,从多个方面做好预防工作,为孩子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孩子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远离疾病,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