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两节,今天先记一节。
今天去南外文华部参加第七届人工智能条件下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与教学领导力提升专题研讨会,听了两节好课,是AI赋能教学自如且成功的例子。一节是四年级美术课《青铜浮雕盾牌》,一节是五年级书法课《口字底》。分别是武汉、重庆的优秀教师带来的。和南山教师课堂上相比,我们确确实实地落后了。
我分别简要记录一下课堂上优秀的点。
先说美术课,来自武汉武昌匀中华路小学的彭明洁老师引入就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屏幕上出现了她的智能体,气定神闲带同学们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然后突然天崩地裂巨响一声,她又穿越到了古代,见到了哪吒的父亲李靖。李靖领着同学们欣赏3D展馆里的各类盾牌,分析它的材质、外形和风格。(这个点很吸引眼球,我们可以实现,但需要提前设计好自己的智能体。)
然后在“互动课堂”里导入一张狮子的图片,示范提取狮子的五官,提取后用“豆包”生成青铜器效果的盾牌;精彩的是她没有止于此,而且基于美术学科设计领域的“夸张与变形”,还是在狮子图片上,选取嘴巴,放大,变得威猛,接着选取眼睛,变大,调整位置,变凶猛,让 学生明白设计盾牌时灵感来源于生活,但是会充分利用“夸张和变形”的技巧,贯彻设计理念。
在“互动课堂”+豆包的双重辅助下,同学们两两合作,用PAD先实践“夸张变形”技巧,将老师预先放在互动课堂里的素材变成了青铜浮雕效果的狮子,老师利用互动课堂分屏展示4-6位学生的作品组织点评。(这个点很精彩,也是在我们学校实现不了的,我们没有PAD,也没有“全景教室”或“互动课堂”这样的需购买的定制版校园智慧平台)
接着,彭老师通过1分钟的微课展示了用黑色超轻粘土、金色丙烯颜料制作浮雕盾牌的过程。她展示了一张思维导图,盾牌拆分成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装饰五部分,小组每个成员认领一份;令人惊叹的是她提前分部件录好了十几个示范微课,放在“互动课堂”里,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随时调取,以便自学。她定了12分钟倒计时,每个组有条不紊开始创作。PAD在一旁,随时看第一次生成的效果图,也随时可以调取老师的微课。(这个点值得学习,美术课回到了美术课的本位,回到了手作现场,很多人一用AI就回不到手绘或手作,但她回到了。不过,用PAD和互动课堂在我们学校还是实现不了)。
倒计时还有30多秒时,学生们基本完成任务,到讲台上展示作品,彭老师开始组织评价。我以为她会用语言,但“互动课堂”里的投票功能再次帮了她,学生一秒内完成了投票,投票结果即时出现在屏幕上,评优完成。(这个也很精彩,但学不了,没有平台)
评选出来的两个孩子,一个拿矛,一个拿盾,两个模仿战士比划过程,彭老师拍下视频,用“剪映”里的虚拟战场背景生成短片,彭老师设计了一个任意门,假装这两个孩子穿越到了战场,正在激战中。课堂在这里基本接近尾声。(这个我们可以学,剪映熟手)
在延伸部分,彭老师说盾牌属于冷兵器,在生活中盾牌的影响其实还存在,比如警徽、车标、足球队队标等,设计来源于盾牌。
有点困了,明天再写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