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灭
2025年3月17号和18 休息,17号在家浪费了一天时间,头天还计划着一个完美旅行,却因为慵懒浪费了错过了这次两天长假,18号再次去了成都规划馆,弥补了未曾进去的遗憾,引发的对旅行,计划和人生的思考。
/
去了几次成都规划馆,却都未进到馆内,今天很荣幸走了进去。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去熟知我所出生居住的城市的前世今生,她的历史人文,规划变迁等等一切,而这里将是想法的萌芽之地。
假期可做的事不计其数,去往城市的某个角落,在那里待上一整天,可以一壶茶喝到茶汤如水,霓虹遍起夜色深邃;可以在人群喧嚣中静看人间百态,觥筹交错聚散离合;也可以去往城郊的山水林地,难得闲情雅致,放纵自由……这个前提配上一个完美可行的计划,假期将圆满充实。
偷得浮生半日闲,言之意实则是忙碌后的片刻欢愉,从事业中腾出一些时间去热爱生活和自己,这或许才是工作的意义,并不会冲突的矛盾,得看你如何得心应手的辗转于事业和生活。
放假前对假期的渴望深不可测,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更加坚定的期待前方的自由和风,此刻的计划如雪花般在大脑闪现成型,直到假期的前一晚都未曾敲定如何度过,一天的自由总会使我不以为然,一个人去哪里都不合适,太远的地方开车不划算,太近的地方又毫无新意之感,去哪里虽只在我的一念之间,却难免陷入世俗的芜俚,不后悔曾做出的任何一个决定,可要得到一个完美的旅行计划是何其的难。
一个人时更能看出他爱自己和爱生活的重量,特别是假期旅行的抉择和最终实施的结果,显然我的计划和实行是一塌糊涂的,这和本性的慵懒无法分开,何况难得的两日假期,让我更加心安理得的将第一天浪费,如此的行为之后又令我捶胸顿足的懊悔。
/
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的每个深夜,勤俭节约的习惯都源自于外婆的教导,村里通电后让黑夜多了一些热闹,而外婆家那十五瓦的白炽灯只能堪堪照亮房间,昏黄的灯光竭力破开黑暗,那泛红的灯丝足见用尽了全力,写作业只会让我们点煤油灯,若放学后不快些将作业完成,晚上的唠叨和谩骂就会在这座大山里响起,伴随着煤油灯芯跳动的火焰和忐忑的内心,在作业本上留下鬼画符的字迹,这种时候时常有,夜色九点便算深夜,外公的鼾声在卧室起伏,再晚一点也不过十点,等他们睡醒一觉若你还在熬夜,那又得被骂上一顿。那个时候九点之前就得关灯睡觉,大山里的黑夜黑得很深很静,墙角蟋蟀的瞿瞿声,远处山林中猫头鹰的咕咕声,幻想着让心脏扑通扑通的蛇神鬼怪,也只有钻进被子里才觉得安全,自从到了城市里上大学开始,熬夜就成了习惯,深夜一两点只算夜生活的开始,每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完全熬不过十多个小时的工作安排,整日一副没睡醒的模样,上班期待着下班,下班又继续报复性的熬夜,如此日复一日,面容憔悴,身形颓废慵懒。
当熬夜成了习惯,自律就成了空头的诺言,打破了生活,工作和休息的节奏,牵一发而动全身,乱一环而毁前程,三省吾身不可不为。
一天之中除开八小时的睡眠,至少还有十六个小时,再将休息,发呆,在路上的时间抛开,十个小时能去做的事可不少,能到达的地方足够陌生和去流浪,当你放弃你那完美计划,将躯体囚禁在那间狭小的出租屋里,任灵魂如何冲破枷锁呐喊,你那思考的大脑可对停止思考有着莫名的欢愉,没有一台一直转动的机器不想停歇片刻,为此我们寻找着无数空闲的时间,追求着简单的刺激,去满足口腹之欲,醉生梦死,最终奔向平庸和卓越,足见控制思考的能力多重要。
学无止境非一句废话,你所拥有的认知决定着你会取得多高的成就,这一生无论你做一件怎样的事,前人的经验都让你绕开了无数的试错,学习和创造必不可分,那些海市蜃楼和凭空想象终究是幻影泡沫,这是一个要学会吸收和输出的时代,不更新你的想法,终会面临淘汰并落伍,当那颗心脏还在跳动,当你的大脑还在转动,学习和思考就不应停止。
/
决定不再浪费我的时间,阳光明媚的今天适合做着有意义的事,走出房间去拥抱春天,听着梁博的《日落大道》,坐上去成都规划馆的公交,当敞开心扉与生活拥抱,趁年轻大胆迈步去世界各处!
今天我是成都规划馆的第13482位拜访者。
2025.3.18 写 2025.3.31 10:1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