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书的时候大家喜欢写同学录。我的一位同学在自己信息栏最喜欢吃的食物处写了西红柿炒鸡蛋。这件事成了全班的一个笑料,大家都笑居然有人会去写一道菜,不过笑归笑,在我小时候那个物质还未极大丰富的年代,应该没几个小孩子不喜欢这道菜吧。
鸡蛋不常有,西红柿更不常有。那时候家家户户养鸡,下了蛋得攒着,也不是天天能吃到。撇开鸡蛋不说,就说西红柿,在我老家寒冷的冀北高原上,我家开始吃上西红柿都要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了。从冀南带到坝上的种子,直接播到地里是成熟不了的。坝上的无霜期太短了,那时候的番茄是大日期的,刚接上果子就赶上霜冻了。就拿今年来说,老家的初霜就在前几天。
据说那时候的西红柿又大又好吃,而且果蒂那块很深,果子好像硬挤出来的一样,翻着花一样一道道鼓鼓的。这样的西红柿我是没见到,等我吃到西红柿的时候,西红柿好像除了“肚脐稍大点”,长得不那么规整点,和现在市面上见到的普通品种样子也大差不差了。
我小时候,无论凉拌西红柿还是西红柿炒鸡蛋都是抢手菜。凉拌西红柿剩下的汤,甜甜的,只有家里最小的孩子才有资格去喝。夏日里,甜甜凉凉的汁水夹着滑溜溜的西红柿籽食,就是无比美味的甜品啊。那时候一家人吃饭可能也就炒一两个菜,炒西红柿一定丁点汁水也留不下的,我脑子里好像还有我拿着馒头擦盘子的画面。
其实西红柿还有一个吃法,那就是做西红柿酱。我印象中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做西红柿酱。我家喜欢吃辣,每次都会放辣椒,酸酸辣辣的味道再混合着西红柿和酱的香气无比开胃。西红柿酱点亮了很长一段时间秋后菜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