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重要的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在其中拿到了怎样的体验一题记。
苟活了六十年,我最终经由一次被人身攻击的质疑,弄懂了被质疑的底层逻辑:当你交出了自己人生的主动权,你将永远处于被质疑的地位。而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向内求,回归自己的本体。
一,乖乖女→优秀的员工→小女人。
1,我是家里的长女,我从小就被教育要温柔,要懂事。
我小时,我爸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上班,一个月顶多回家一两次。小小的我看着妈妈一个人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心里莫名地心疼,但我其实并不能为她分担什么。偶而想帮一次忙,还会因为帮了倒忙而被指责。于是,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尽量去照顾妹妹和弟弟,试图扮演乖乖女的角色。
2,连续四年的先进生产者,我未体验过丝毫的快乐。
参加工作之后,我遵遁父母少说话,多做事的原则,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人求助的事只要我能做绝不推脱。
所以,我曾经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但说实话,那其间我并未感受到丝毫的快乐。
3,当懂事又本份的我步入婚姻,很自然地活成了一个以家庭为柚心的小女人。
当我到了适婚的年龄,即便从没想过自己对另一半儿的标准,也从未有过自己对婚姻的规划,还是稀里糊涂地进入了婚姻,活成了一个标准的小女人。围着家庭转,遇事本能地征求老伴儿的意见。还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
这样的情形直到我来到简书之后才有所改观。
我来简书之后,借由自己挚爱的文字对自己的过往进行疏理,开始隐隐地感觉哪里不对,后来渐渐发现自己走偏了,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活得那么累并且没有丝毫快乐,因为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满足他人的期待,我从来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
二,当你事事征求他人的意见,并以“他是为我好"为理由而顺从他的时侯,你被质疑是注定的。
现在想来,我和老伴儿的相处其实一直在沿袭我和我妈的相处模式。
我几乎事事征求老伴儿的意见,而他也会以长者的身份给出他的建议,而我大概率也会接受他的基于为我好而给出的建议。长此以往,他在我这里自然就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在我俩的关系中就占据了高位。
三,当你居于弱势而他又不认可你时,被人身攻击是必然的结果。
每个人都在践行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当你居于弱势,而他又不认可你的时侯,被人身攻击是必然的。
因为我当时想做的那件事超出了老伴儿的认知范畴,他是极度地不认可的。而基于他一惯的行为模式,他把对那件事的不认可转变成对我的人身攻击。而且扬言“你要坚持做,我就去赌博,咱俩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甚至事过之后还要在我姑家声讨我。
现在想来,没有突然发生的意外,一切都是必然的。而要打破这个魔咒,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要行动起来,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我的行动方案:
第一,必须保持自己的临在状态,从每一个发生中看见自己的核心需求,学会自我满足。百分百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享有自己的自主权。
第二,坚定已经选择的,把它践行成对的选择。
比如我的写作。
文字是我的挚爱,是我的生命之选,我相信它必定能滋养我的生命,也相信假以时日,我用心记录的成长轨迹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利益到他人。所以,不管老伴儿是否认可(他现在较之一开始的态度好多了),即便他再激烈的反对也不会影响到我,我会把写作坚持到我生命的最后一刻。不为证明什么,只因为它是我基于自己的生命而做的选择。
在老师的启示下启动公号快五个月了,原创一百多篇,每篇阅读量最多没到过两位数,但我一点儿都不焦虑,我的热爱和自我愉悦足以支撑我的坚持。
第三,不怕犯错,敢于尝试。
不怕犯错,就没有失败。成了,就推进一步,错了,就吸取教训,继续进步。
前天,老师在群里发了一个课程链接,这是老师自己付费报的课程,是我从未触及的,但我已经听了两次课。即便自己是小白,我也想学起来。无论结果如何,先学起来再说。生命不在体验中拓展,就会在荒废中萎缩。我要用行动让周边人见证,一个真正的师者,他的生命之光真的是可以将你的生命点亮的。
真的,重要的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在于你从中拿到了怎样的体验。从乖乖女到被质疑,我用了几十年,从疼痛中拿回了自己生命的主动权。一切都值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