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陈文海来到曹春福家。一进门,陈文海就兴高采烈地对曹春福说:
“这个礼拜,也就是几天前吧,我在五堰商场遇到了我多年不见的一个老朋友!你猜她是谁?”
“是陈雅丽吗?”
“不对!”
“是张慧芳?”
“也不对!”陈文海兴奋地说道:“她是上海人。1971年,我们两家一起从上海搬到十堰。她原来是一个上海知青,现在在51厂当工人。”
“她结婚了没?”
“早结了,都已经有孩子了!她是我的初恋情人!”
“你以前可从来没跟我们说过!张慧芳知道吗?”
“她不知道,我从来没跟她提起过。”
“她长得漂亮吗?”
“一般吧。”
“你跟李雅芳谈得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
“你们俩什么时候结婚?”
“结婚?”我还从来没想到过要和她结婚!”
“你也别再挑三拣四了,差不多就行了!你现在是不是还在追张雪梅?”
“我已经不爱她了!”
“说的是心里话?”
“当然是心里话!她心里根本没有我!”
“怎么啦?你们俩又闹别扭了!”
“我都快要被她气疯了!”
“她怎么气你了?”
“她不该去送胡战勇!她不但去送胡战勇,送走他以后还不理我!胡战勇一定在她面前说了我什么!胡战勇曾经告诉过我:张雪梅想跟他一起回天津。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张雪梅想跟他远走高飞!”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亲眼看到张雪梅给胡战勇递过纸条,有时候胡战勇不在,她就把纸条压在胡战勇的书下面!”
正说到这里,曹晓燕回来了。
“你们俩什么时候结婚啊?”
“和谁结婚?”
“和李雅芳呗!”
“你们怎么都认为我会和李雅芳结婚?”
“因为你们俩般配呗!”
“说具体一点!”
“你们俩学的都是中文专业,现在又都是中学语文老师!”
“还有吗?”
“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你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
“就是爱情呀!难道婚姻可以不要以爱情为基础吗?”
“你现在和张雪梅的关系怎么样?”
“不怎么样!”
“又闹别扭了?”
趁曹春福上厕所的机会,曹晓燕对陈文海说:
“你和张雪梅的事我们大家都听说了,想开点!”
“你们俩谈得怎么样了?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还早得很呢!我都想和他拜拜了!如果不是我爸和我哥反对,我都想嫁给你!”
“最近也就是几天前吧,我在五堰商场遇到了张牡丹!”
“张牡丹是谁?”
于是陈文海便把自己和张牡丹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曹晓燕。
“原来你也曾经早恋过啊!对这段爱情经历你一定是刻骨铭心吧?”
“这还用问吗?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了!”
“你也真够倒霉的!” 曹晓燕感叹道:“在爱情问题上,老天爷为什么总是对你陈文海那么刻薄?”
“我交上了华盖运呗!”接着陈文海便吟诵起鲁迅的那首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事,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然后接着说道:“我觉得,鲁迅这首诗不但是为他写的,也是为我写的!我们俩的处境太相似了!”
“我听哥哥姐姐们说,你很崇拜鲁迅,在农村插队的时候,你就经常读鲁迅的作品。有关鲁迅的那三本书,你都读了好几遍了吧?”
“对!那三本书的书名你还记得吗?”
“好像是《鲁迅杂文选》《鲁迅小说诗歌散文选》《鲁迅书信选》,对不对?”
“你说得没错。”陈文海接着说道:“当上了工人以后,我又买了好几本有关鲁迅的书,并且还潜心阅读,因此我对鲁迅很熟悉。上大学以后,有的同学感到很吃惊,他们和我开玩笑:‘你怎么对鲁迅这么熟悉啊?你都可以当鲁迅研究方面的专家了!’专家我可不敢当,可是论对鲁迅的熟悉程度,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敢跟我比!我曾经在日记里不止一次地这样写道: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我要像鲁迅那样生活战斗!”
过了一段时间,陈文海又来到曹春福家做客,然而使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写的一篇小说竟然会引起一场风波!
那天陈文海敲开曹春福家的门后,曹春福满脸不高兴,“你来干什么?”
“我来看看你呀!你不欢迎吗?”
这时曹晓燕过来了,“不是我们不欢迎!你不该在小说中把我哥写得那么坏!”
“这是一场误会!让我进去慢慢和你们说吧!”
“那就让文海哥进来吧!” 曹晓燕对曹春福说。
曹春福往后退了退,为陈文海让出一条道,于是陈文海便进了屋。
进屋后曹春福板着脸不说一句话,过了一会忽然大声地喊道:
“你为什么要在你的小说中捏造事实,对我进行丑化?”
“你误会了!”陈文海心平气和地说道。
“误会?你别狡辩!我哪点对不起你了?在你上大学期间,你到十堰来看病在我们家吃在我们家住,我哪点亏待你了?你还有没有良心?”
“哥,你小点声行不行?”曹晓燕说道:“你这么大喊大叫的,也不怕别人笑话?”
卢秀娟闻讯连忙赶过来,她对陈文海说:
“你的那篇小说我也听说了,只不过我想:你和我家春福是多年的好朋友,你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误会,应该坐下来好好地谈一谈!”
“我和春福之间没有什么误会!”陈文海连忙说道。
“你喜欢我们家晓燕,我很高兴!” 卢秀娟看了一眼曹春福,“春福可能有点想法,不过他并不像你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么糟糕!”
“这正是我要向你们解释清楚的!其实小说中有的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和现实生活中的曹春福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有不少人把你的小说和我们家的春福联系在一起!”
“还有我呢!” 曹晓燕对陈文海说:“没想到你在上大学期间大病一场还和我有直接关系!幸亏你没有死,否则我不就太对不起你了?你的那篇小说写得很感人!”
“我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怎么会不感人呢?不过呢,你们千万不能把小说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完全等同起来!小说嘛就是真真假假的。”
“你的想象力很丰富!” 曹晓燕忍不住赞叹道。
“从事文学创作就是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文学作品!”
见曹春福仍然低着头不说话,曹晓燕便对他说:
“刚才文海哥不是已经说清楚了吗?那是虚构,和你没有关系!”
“小说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某一个主题思想,就离不开虚构。小说,实际上就是把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重新组合。小说中的人物,实际上是综合了生活中的很多人而塑造出来的,故事情节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是经过作家改造的。鲁迅曾经说过:‘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阿Q、祥林嫂等典型形象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你说的文学我不懂,不过你现在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有的人就是无聊,利用你不懂文学来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你可得当心啊!”
“好了好了,现在什么都别说了!” 曹晓燕对大家说:“我相信文海哥的为人,他决不会是那种无事生非的小人,不可能借小说来丑化自己的朋友!”
“还是晓燕妹妹能理解我!”陈文海感动地说道:“谢谢晓燕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