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之光:经钛的崛起之路
在新材料与新能源的浪潮中,一个关于梦想、坚持与突破的故事正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材料产业园悄然上演。主角,便是江西经钛电子有限公司,以及它背后那位怀揣壮志的创始人——曾雪文。
1997年,从宜春学院机电专业毕业的曾雪文,凭借着在校担任学生会主席和散打队长时练就的果敢与领导力,踏入了职场。他先后在日资日立集团和住友集团旗下企业工作,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还熟悉了日资企业精益化管理模式,甚至粗通日语。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曾雪文投身外贸领域,在美商智迈ATICO负责审核供应商。他频繁穿梭于国内外,足迹遍布东南亚。在长达五年的外贸生涯中,他不仅精通了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实操流程,英语也成为了他的工作语言。这段海外经历,让他对国际政商情况有了深入了解,也培养了他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2007年,在印度出差的曾雪文,因帮供应商采购锂电池,偶然间接触到了这个充满潜力的行业。从此,他的命运便与锂电池紧密相连。2010年至2017年,他一边从事锂电池出口贸易,一边进行小储能模组的组装生产。在南亚的日子里,他还结识了中国蓝天救援队全国总教练陈浩,并加入了蓝天国际救援队,在2015年尼泊尔地震和2016年缅甸水灾救援中,凭借出色的翻译能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7年初,曾雪文加入湖南华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外贸经理。然而,心中创业的火焰从未熄灭。2019年底,他毅然离职,全身心投入到钛酸锂电池的对外贸易中。2021年,在东莞万江,他开始小规模试产微小型钛酸锂电池。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技术难题、资金压力如影随形,但他从未放弃。
与此同时,在湖南益阳,有一位名叫尹怡的技术人才,也在锂电池领域默默耕耘。他毕业于中南理工,先后在湖南三环、宁波维科、湖南杉杉锂电研究院等企业从事锂电池技术研发工作。在电容式锂电池的研发上,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亲手做出了全球第一个电容式锂电池样品。
2022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曾雪文与尹怡相遇,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立江西经钛电子有限公司,专注于物联网用微小型钛酸锂电池的研发制造。2022年底,筹备工作正式启动。经过近一年的努力,2023年9月,公司设备调试成功,开始试产微小型钛酸锂电池。但产品参数却不尽人意,团队陷入了困境。
然而,曾雪文和尹怡带领着团队,日夜钻研,不断优化技术。终于,在2024年8月,试产成功,产品各项参数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同年10月,公司开始批量出货,并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连续实现月度盈利。这一刻,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江西经钛电子有限公司的微小型钛酸锂电池具有诸多优势。安全性高,即使在钢针穿刺或压碎的情况下,也不会起火爆炸;高低温适应性好,能在-45℃至11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使用寿命长,常温1C充放电循环可达25000次以上;自放电低,稳定性好,充满电放置3年仍有95%以上电量剩余。此外,产品结构设计巧妙,无需线材连接,可直接焊到线路板上,节省空间和成本。
公司的产品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物联网智能家用电器后备电源、汽车ETC感应计费器、消化道内窥镜拍摄胶囊等多个领域。如今,公司已经研发出35个可量产型号,拥有7500平方米的租赁厂房,开足产能每天可生产25万支电池。
尽管面临着湖南华慧等竞争对手,但经钛电子凭借着领先的技术和专注的精神,在市场上逐渐站稳了脚跟。曾雪文和他的团队深知,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行业里,只有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他们正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立志成为微小型钛酸锂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新材料与新能源的赛道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