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九点多了,整理小宝明天上幼儿园需要带的物品,发现手工制造的作业忘记做了,瞬间有点着急,大脑极速思考:做还是不做?
做,肯定会影响睡觉时间,完全把这件事忘了,物品都没有准备,不可预估需要多长时间;不做,明天小宝看到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会不会感到失落。于是问小宝还做不做,小宝说做,因为老师说每个人都要做。
如果是以前,准确的说如果回到大宝上幼儿园时,我肯定会选择不做,那时是因为我不会做,所以经常习惯性的放弃大宝幼儿园的作业,当然不做的也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所以我完全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然而现在我不会这样了,一个原因是现在当我不会时有很多的途径可以帮助我,另一个原因是我希望给到小宝完成老师作业的自豪感,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要培养孩子面对作业和困难时的态度。
最终,我决定做,马上行动,找视频,找材料。
做的过程还是问题百出,视频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最后做出来的机器人总是站不住,身体部分比例不协调,头重脚轻,已经十点了,还是不行,最后和小宝商量决定不要腿和脚了,只保留身子和头。即便是一个不完美的作品,小宝依然开心满意,自己还精心绘制了身子上的图案。看着他满足得意的小表情有种幸福的感觉,原来孩子这样容易满足,孩子从来不在意结果是否完美,只要他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支持就足够了。
我也看到我的完美主义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影响,过分追求完美的结果竟然是退缩和放弃。虽然大宝很多时候没有做幼儿园作业也很愉快的度过了幼儿园的生活,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反应暴露了这一行为的弊端,大宝现在面对困难的退缩就是其结果,他在小时候没有感受到妈妈给他的支持,我没有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遇到不会做的时候应该怎么去面对,在自己做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去尝试,没有让他体验尝试这个过程的快乐,我只是让他感受到了结果的重要。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在自己认真对待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破除自己完美主义过程,原来是小宝在助力我的成长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