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学的时候,两个同事站在门卫室外面聊天。我凑过去,没想到她俩聊的是俩孩子在老师没有及时下课时拍桌子的事儿。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上周一讲起。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学校都有心理辅导老师回答同学们的来信中的共性问题。上周一,老师回应孩子提到的部分老师下课不及时该怎么办的问题。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老师在广播里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时,完全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丝毫没有为老师考虑过,没有将老师为什么会拖课讲清楚。在全校师生面前,将任劳任怨、努力想要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老师的一点瑕疵公开暴露了出来。当然,并不是我赞成老师拖堂,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如此大张旗鼓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件事。
一周后的周一,学生更加有恃无恐反应这样的问题,把并非共性的问题暴露在大众面前,给完全没有辨别能力的小孩子带来了不正确的引导,甚至教学生“可以在老师拖课时轻轻敲一下桌子提醒老师。”
于是,有了二年级的孩子在老师话未讲完便拍桌子的事发生,临近退休的老教师自然是非常生气。可是,我更为孩子不能得到准确的行为引导而忧心。
今天的孩子,难道只一味地保护甚至纵容就能心理健康吗?他们不需要学会理解与感恩吗?
今天,我问班上的孩子:“老师站在讲台上40分钟,你们坐在座位上,谁更累?老师为什么还需要在下课时间继续讲课,难道老师不知道休息吗?”小小的孩子全神贯注地看着我,神情中有了思考。我继续问:“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讲解知识,到底为了谁?”孩子们齐声答:“为我们!”我告诉孩子们:“一节课40分钟,老师一直站着、讲着!老师为什么下课了还不肯休息?如果课堂上同学们都专心致志地听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老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学们都听懂了,老师还需要拖堂吗?”有些孩子惭愧地低下了头。
孩子们,你们都是聪明好学的同学,也是懂得感恩的孩子。如果有想法,可以找时间跟老师好好交流,而不是用拍桌子的方式这种极端不礼貌的举动来对待恨不得把一颗心都掏出来的老师。
二年级的娃,似乎听懂了。但不知道,过几天他们会不会又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