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向子贡问道:“夫子是圣人吗?为什么他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想让他成为圣人,又让他多才多艺。”孔子听了这些话,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君子会有很多技艺吗?不会有很多的。”
感悟:
我认为这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
一是反映了孔子对自己的认知。
孔子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他认为自己地位低,很用功地去学习一切,并且通过刻意练习,最终成就了多才多艺的自己。
二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什么是轻轻松松就能获得的。
这两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一句说:最了解我们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认为不是这样,其实很多人不一定了解自己。
比如,自己的所了解的知识总类参加哪些,每一种知识了解的程度怎样?有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或知识宫殿?
与他人的关系怎么样?你通过什么标准来评判的?对方也这样认为吗?
执行力怎么样?什么情况下执行力强?什么情况下不愿意去执行?
决策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标准?这个标准一定对吗?
以上问题还只是一部分问题,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
大家可以用这些问题自问一下,你都能答得上来吗?都有评判标准吗?这个标准一定是正确的吗?
所以,我认为自知也是需要我们去持续修炼的。
对自己了解越清楚,就越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以及该做什么。
另外,能让你收获很多的,没有什么是轻轻松松的,学习也一样。
学习代表的是“学+习”,学是学知识,习是实践。
我们只有把学和习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内化,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随时可以调用。
实践需要大量练习以及刻意练习,这样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当然在这个中间少不了的,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及时复盘。
实践之后要复盘:在这次行动中,有哪些值得推广的优点,哪些需要反思的行动以及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大量实践加复盘,不断优化我们的理论和行动结果,终达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