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当我们受到了莫大的委屈,或者是伤心,痛苦的时候,总喜欢向朋友倾诉,当我们看到朋友与我们一起委屈,一起伤心,一起痛苦的时候,感觉自己被理解,被同情,心情顿时好了不少。
就像是《道德情操论》里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可能会容忍你在思辨方面跟我有截然相反的判断,你在喜好方面跟我有截然相反的感情。我还能从跟你的交流,乃至从上述题目中发掘出来某些趣味,只要我有这份心意就能做到。但面对我的悲惨经历,若毫无同情,也无意分担会让我陷入癫狂的悲痛,或面对我承受的伤害,你若毫不愤怒,也无意分担让我的情绪紧张不已的怨恨,那我便无法再跟你针对上述话题交流,无法在容忍对方。
也就是说,我可以允许你在喜好方面或者三观方面跟我截然相反,但当我在遭受痛苦面临悲痛情绪的时候,你一定要跟我共情,理解我的悲伤,否则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朋友。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当你向闺蜜诉说痛苦的时候,她也许会表现的比你还悲伤,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这只是她在想象你的痛苦后,努力作出选择样子。
人绝不会因别人受到伤害,就在想象中体会到跟对方相同的强烈情绪,就算同情是人类的天性,也无法改变这一点。旁观者只会在短时间内想象那种会让自己同情当事人的处境。她不是你,因此体会不到你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