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肃地说,在当代中国实行垃圾分类,体现了中国官员们的思想陈旧,管理粗暴,只会亦步亦趋简单模仿,不考虑现实,不懂得变通,缺乏创造性的管理思维。
世界上搞垃圾分类示范最成功的当属日本。但我们必须注意到: 日本的垃圾分类事业是在长期人口缺乏的背景下,生活节奏极其缓慢,社区与村庄的老年人有大量闲暇时间的条件下,才促成的。
而我们国家现在在世界上都是一个生活节奏快捷、人人都忙碌不迭的国家,搞居民垃圾分类,给每个人耽误的时间效益成本,必将远远大于垃圾分类本身的成本。
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也跟随日本的垃圾分类搞了几十年,但韩国的垃圾分类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日本做得好。
韩剧《一起用餐吧》里面就有女主人公因为垃圾分类做得不好而被邻家大妈训斥的场景。其他的韩剧里面,因为厌恶垃圾分类或没有时间分拣而选择夜晚偷抛垃圾的场景也经常可见。
可见,韩国人也是一群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人们。影视业如此发达的韩国如果拍一部《被垃圾分类毁掉的人生》,收视率必定很高。
为什么日本人的居民垃圾分类比韩国人做得好呢?这不得不说,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我们永远不要和日本人去比试强迫症式的自律。
我们可以从日本人近代的民族发展史上,从他们生活的各方面看到,高度的自律和固执,是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不管他们所做的事对与不对,他们都会非常执拗地去做到底。
这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个长处。而我们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一个执拗的民族。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懂得变通、圆融的民族。中国人生活的智慧,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以己之短去比人之长,是最愚蠢的。
所以我们现在如果亦步亦趋地去学日本,是行不通的。即使勉强能行得通,也是得不偿失。
我们的国家想要发展,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之林成为优胜者,我们国家的官员,就必须要转变保守刻板的管理思维。使自己更多创造性思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要切合现实、尊重人性、顺应时代、引领潮流。
而我们国家搞居民垃圾分类,完全违背了这些道理。那么垃圾分类就不能搞了吗?
这又是一个误解。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垃圾分类绝对可以搞,但搞这个,绝不能强制性地把它摊派给居民。居民垃圾分类,只可当作一种辅助形式,而绝不可当作一种强制手段。
我提出几点建议 :
一、非强制性地(一定要注意“非强制” )引导居民做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给予一定物质鼓励和荣誉鼓励。
二、强制性(这个则是“强制”执行)在商品包装环节印制注明该商品消费后如果作为垃圾,属于哪个类目,可怎样处理。
三、建立或升级城市垃圾处理中心。国家委托优势企业研发对口的各类人工智能设备。把先进对口的人工智能设备装配到垃圾处理中心,用来集中分拣处理。人工智能设备可以先粗拣,再精拣。
大型的城市垃圾处理中心,统一配备粗拣、精拣人工智能设备。对于资质优的处理中心,应当配备高效再生设备。
对于各小型垃圾收购站,引导其配备基础的分类粗拣人工智能设备。
在专业人工智能设备的引导上,国家可以牵头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让他们给出这方面的优化方案。现在人工智能设备已经大量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仓储等各方面。
设计出符合实际应用的人工智能垃圾分拣设备,早就应当由政府牵头来做了。这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而不是极其落后守旧地把管理目光局限到居民手工分类上面。官员们思想如此落后,是绝对会拖国家发展的后腿的。
2019. 07. 01
于观心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