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们尽力了”当主治医生告诉病人家属时,家属的心情是啥样的?
“XXX,我现在只有最后一个愿望,想拍一个全家福”,家属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可能是复杂,可能是后悔,可能是害怕,百感交集,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归途,着急忙慌的,急得满头大汗,累得筋疲力竭,才真正深刻认识到家人的珍贵,也才深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
人总是这样,唯有失去了一些东西,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懂得珍惜,可是,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唠叨,停都停不下来,那时的想法,我长大了要离开这个家,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在家里多待一分钟,父母总是那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有时候听得烦了,甚至顶撞了回去。
当有一天,父母得了重病,躺在床上,不能自理时,那时那刻的心情如何?
恨不得捶死自己,悔的肠子都青了,我怎么就那么混呢?父母骂就骂两句吧,我顶撞他们干嘛呢?早知道……当初……哎,一声叹息。
此时此刻的想法,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用自己的十年寿命,换父母多活几年,可惜啊,世界上没有“第八号当铺”,以心换命。
这时我们才会明白,失去亲人,心里是如此的痛苦,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子女会做出不合理的行为,牺牲自己,让自己痛苦,不吃饭,不睡觉,把自己的身体,一点点搞垮了,认为这就是爱自己的父母。
其实,这是不成熟的爱,试问,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孩子认为真正的爱是陪着父母受苦,牺牲自己,父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
如果能换位思考,我们或许才能明白,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一味地付出,也不是一味地索取,有分寸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有分寸的爱才是有智慧的爱,分寸即智慧。
如何才能掌握好分寸呢?我们的老祖宗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也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向我们诠释了爱的智慧,爱是什么呢?且听我下回分享。
回到开始的问题,人唯有真正的“失去”的一刹那,才会明白真正的“得到”,失去就是得到,得到的才是成长,如果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或许才会珍惜身边的亲人,珍惜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