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永辉专栏|| 心比男儿烈的秋瑾

【历史系列随笔】

  心比男儿烈的秋瑾

     作者:茅永辉

     清朝末年,中国出现了一位名叫秋瑾的传奇女杰。她那爱国女侠的豪放风度,肝胆照人的落落性格,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给世人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周恩来评价“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辛亥革命史稿》则明确认定“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是中国第一个为民族民主革命流血的女革命家。”

秋瑾,初名闺瑾,字璿卿,小名玉姑,字竞雄,东渡后改名瑾,自号“鉴湖女侠”。她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1875年(清光绪元年,又说1877年)农历十月十一日,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里。秋家自曾祖起世代为官,祖父秋嘉禾,当时在厦门做地方官,秋瑾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父亲秋寿南,官湖南郴州知州。秋瑾从小聪明又泼辣,不仅善诗能文,而且酷爱武术,精通骑射。她鄙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陋习,曾在诗中写道:“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我国自南朝起,一直时兴妇女缠足的风俗。母亲虽然疼爱秋瑾,但抵挡不住旧习俗的影响,只得连哄带拉地用布条子把秋瑾的一双脚裹了起来。可等到母亲一离开,秋瑾拿起剪刀又把裹脚布给剪掉。就这样,她成了一个封建习俗的叛逆者。

1896年,秋瑾的父母作主,嫁给了湖南湘乡一个大商人的儿子王廷钧。秋瑾在王家,虽然吃住穿戴很优裕,却并未得到想要的温暖和乐趣。后来,王廷钧用钱买了一个户部主事,秋瑾勉强随着丈夫去北京上任。秋瑾在北京期间,正值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日益深重的时候,她恰巧又结识了革新派人士,并受其影响,阅读了许多维新书刊,视野大为扩展,思想不断升华。

1904年4月,秋瑾毅然挣脱了封建家庭的羁绊,变卖首饰,筹措学费,将两个孩子寄养到绍兴娘家,从上海搭轮船,东渡日本求学。秋瑾在日本学习了几个月的日语后,进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他广泛结交鲁迅、黄兴、宋教仁等爱国志士,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是年秋,秋瑾加入反清团体“三合会”,被封为“白扇”(俗称军师),与参加者一起现场宣誓,并进行了歃血盟约。接着,秋瑾以“鉴湖女侠”的署名,连续发表了《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国同胞》、《演说的好处》等多篇文章。她常常身穿男装,为宣传革命,四处奔走,日夜操劳。她富于演说才能,鼓动性很强。那悲切激越、荡人心魂的言词,每每令听者为之动容,在留日学生中留下广泛而深刻的印象。

1905年初,秋瑾回国筹措经费。经陶成章(光复会创立者,著名革命家)介绍,她首先到上海爱国女校访问了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后又到绍兴东浦热忱学堂拜会了徐锡麟(光复会会员,后因枪杀安徽巡抚恩铭遭杀害),并经徐介绍,加入了光复会。

这一年的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选为同盟会总经理,黄兴被选为执事部庶务长,秋瑾被选为评议部议员,同时还被选为同盟会浙江支部的主盟,即主要负责人。11月,面对留日学生蓬勃发展的爱国活动,清政府勾结日本当局颁布了留学生规则,八千留日学生奋起抗议。秋瑾在集会上慷慨陈词:“我回国的主意已定,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不怕。”并表示,如果有人回到祖国投降清朝,卖友求荣,定与之誓不两立。

秋瑾回到国内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于1907年1月14日正式出版发行。她写了《中国女报》发刊词、《敬告姊妹们》、《看护学教程》等文章,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提出男女平权的一系列主张,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这一报纸虽然只出了两期而被迫停刊,但它在中国妇女解放史上,却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2月,秋瑾来到绍兴,揭开了她生命史上最悲壮、最光辉的一页。她主持由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出任督办(校长),组织和训练会党,准备举行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她不辞劳苦,不避危难,化装成香客、商人,来往于杭州、金华、嵊县、义乌之间,联络各地的会党。经过不到半年时间,秋瑾很快组织起来一批革命力量,并按“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个字为序,编为八军,称为“光复军”。她与会党首领制定了发动起义的具体部署,同徐锡麟约定在浙皖两地同时起义。然而,就在起义前夕,由于叛徒出卖,光复军力量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徐锡麟于7月6日在安庆提前仓卒起义,虽然刺死安徽巡抚恩铭,却因为准备不足,孤立无援,终于被捕,惨遭杀害。这时,大通学堂这一起义据点,也已暴露。秋瑾她执意不肯离去,躲避追杀,仍然坚持留在大通学堂。7月10日,她在给友人的信中,附上一首绝命词,称:“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13日下午,绍兴知府贵福率领清军,团团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紧握手枪,指挥学生英勇搏斗,以校门、墙壁为掩护,顽强阻击清军,当场打死打伤敌军数十人。经过一小时激战,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大通学堂起义军据点被清军攻占,包括秋瑾在内的一批起义军骨干不幸被捕。

当晚6时,秋瑾被带上法堂,贵福亲自提审。她从容镇静,毫无惧色,大义凛然,面对敌人。狱卒要她跪下,她厉声回答:“革命党人没有这个规矩!”贵福假惺惺地劝导秋瑾,先是要她供出同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又暴露出狰狞面孔,指着大堂的刑具对秋瑾说:“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你是招呀不招?”秋瑾冷笑说:“要我招什么呢?你是大通校董,与校友合过影。谁是革命党,还不最清楚!你赠我‘竞争世界,雄冠全球’(两句的首字‘竞雄’,为秋瑾的字)的联语。要问革命党是谁,你便是。”这番话使贵福张口结舌,狼狈不堪,慌忙宣布退堂,后便编造供词,草草结案,决定把秋瑾杀害。

7月15日凌晨,秋瑾身着白布衫、黑纱裤,被押往绍兴轩亭口刑场。监斩官要她写下笔供时,心比男儿烈的秋瑾,抓起笔来,环顾四周,但见风雨如晦,一片萧瑟凄凉景象,悲愤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大字,表示了她对封建统治的极度不满,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情关怀和对死难战友的怀念。书毕,32岁的秋瑾英勇就义。这里,似可提及一个名叫李钟岳的山阴县令。此人早就仰慕秋瑾的才学与志气,常以其“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的诗句,教育勉励自己的孩子:“以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在秋瑾被捕后,李钟岳对秋瑾表现出极大同情,且自作主张应许秋瑾不要枭首、刑后勿剥衣服等要求,因此,秋瑾就义几日后,李钟岳即以“庇护女罪犯”而被革职。数月后,李钟岳又在家中悬梁自尽。1912年,秋瑾墓和鉴湖女侠祠兴建于西子湖畔,李钟岳的牌位也被祀于祠中。

1939年3月,当抗日战争正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周恩来到达浙江绍兴,号召广大妇女以秋瑾为楷模,学习她效忠国家民族,勇于斗争的精神,并亲笔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

秋瑾,她将永远为千千万人民群众所崇敬和爱戴。秋瑾的英名,永垂青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030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310评论 3 41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951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796评论 1 30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566评论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055评论 1 32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142评论 3 44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303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799评论 1 33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683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899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409评论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135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520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757评论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528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844评论 2 37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