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念初三的女儿又开始上晚自习了,要晚上九点半才放学。由于她们晚饭早,学习累,每天放学后她都要加个小餐,吃点儿啥的。
早晨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她说晚上放学后想吃前天我生日那天吃那个状元米线店的肉夹馍。于是,媳妇儿告诉我,让我白天走路的时候,去一趟那个米线店,问问他们晚上几点关门儿。
于是,下午我就从家里出来直奔那个米线店去了,其实也没多远,大概1.5公里吧,不一会儿就到了。进到店里问了,他们刚好晚上九点半关门,可以接女儿放学的时候先提前去买个肉夹馍了。其实,写这篇日记的时候,正是晚上九点半,我和媳妇刚去那个店买完两个肉夹馍,车在女儿学校旁边停着呢,我在车里写着这些文字,媳妇去学校门口等女儿放学去了,肉夹馍就在我旁边,一会儿女儿出来就可以吃到热乎乎的肉夹馍了,哈哈。
时间回到白天,从米线店问完出来,我决定沿着新的路线走一大圈回家,于是就继续向西,再向北,再向东,再向南,大概又走了45分钟,就又回到了家楼下,算了一下,这一大圈儿刚好相当于平时我走那个路线的3倍。
这一路走下来,看到铁路桥下有一个中年男人在那里蹲着,旁边放几棵萝卜和白菜,就几棵!不知道他在这地方待多久了,卖没卖出去,即便都卖出去了,他又能赚几个钱呢?
在路边儿还看到一个老人牵着两条狗,一条瘦高些,一条矮胖些,不是一个种类的狗。我在马路这边自北向南走,他们在马路那边由南往北走,就在我与他们交错而过的这不到一分钟时间里,我却看到了好玩儿的一幕。
瘦高的那只狗走着走着蹲下拉了一坨屎,老人还是个讲究人儿,马上拿出手纸去要把狗狗大便抓起来带去垃圾桶,当老人弯下腰去抓那个的时候,那只矮胖的狗头朝南看着那坨东西,使劲儿往后退,把老人手中的绳子撑得紧紧的,那只狗好像在表达“嫌埋汰”的意思,甚是搞笑。
当然,这一路下来,还有诸如此类的许多人、事儿和场景,这就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每天我在城市里行走,在无数路人旁走过,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间百态,各种各样的人生活法儿和状态,然而那些路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当然,他们也不认识我。热闹而孤独,这也许是城市生活的常态,与农村老家的感觉刚好相反,老家那边,如果在村子里走一走,尽管遇到的人不多,但几乎所有遇到的都是熟人,都要打个招呼或着聊几句的。
其实,这就是生活在城市与生活在农村一个很大的区别,不能说哪个比哪个好或者坏,只能说各有利弊,然而,能时而去到农村感受感受,时而回到城市体验体验,这对我来说,又何尝不是种幸福和偏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