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周三,晴
清晨散步至石头城,远远望见一棵树开满了小白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既优雅又朴实。因着对花草的热爱与熟稔,我习惯性地在脑海里搜寻它的名字——这几日,泡桐的花已谢了,是楸树?或是楝树?
走近了,才恍然:原来是一棵老槐树。枝头坠满了一串串槐花,素白的花簇沉甸甸地垂落,像一串串小铃铛,在风里轻轻摇晃。绿叶间点缀着细碎的白,花瓣薄如蝉翼,花蕊嫩黄,阳光斜照时,整棵树都泛着温润的光。这才想起,去年春天我也曾来过这里,为这棵槐树拍过照,怎么竟忘记了呢?
儿时记忆里的花草,总是格外深刻。几十年前,母校的校园里有一株茂盛的木香花,那时许多人都不认得它,而我因为常在师俭堂的花园玩耍,早早便记住了它的模样。后来,无论在哪里遇见木香,我都能一眼认出。
槐花在江南并不常见,至少在我生活的小镇里,几乎不曾见过。或许乡野间也有零星栽种,只是我从未与它相遇。直到长大后,结识了一位同样爱花的朋友,她生于江北的乡村,对槐花有着特别的情愫。她曾这样回忆:“小时候,我喜欢爬上槐树,摘下一把把槐花,树下的小伙伴们仰着头追着跑,衣兜里塞得鼓鼓的。回家后,母亲把槐花裹上面粉,煎成香喷喷的槐花饼,那滋味,至今难忘。”——有一年五一节放假,她回乡探亲,竟真的为我带回了一袋槐花,还亲手做了槐花饼。那份情谊,温暖至今,也让槐花的清甜深深印在了我心里。
几年后,我们还曾相约去苏州的乡野寻找槐花,一路说笑,采摘、拍照,那些画面仍历历在目。今日,我又站在石头城下,望着满树槐花,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发给远方的她:“看,你带我认识的花,又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