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19

白色石南  IP属地: 广东
字数 666

第19天:附录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这篇附录作者发表在1974年的《科学》杂志,时间虽过去四十余年,文章提到的内容于我来说却是首次接触。

本文主要写了在不确定情况下基于对不确定事件的概率的信念,即我们是怎样评估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和不确定数量的价值。

本文描述了三种启发式及这些启发式引起的偏见,并讨论了这些偏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内涵。列举如下:

(1)代表性。人们通常在需要判断物体A是否属于类别B或是事件A是否属于过程B时,就会使用代表性。对结果的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不敏感;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误解机会;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效度错觉;误解回归性。

(2)事件的可得性当人们需要估测某类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是某个特定进展的合理性时,就会使用可得性。因例子的可提取性导致的偏见;因搜索集合的有效性导致的偏见;不同任务会引发不同的搜索集合;想象力的偏见;相关性错觉。

(3)通过锚定进行调整当相关数值可得时,许多预测都会用到锚定。不充分的判断;评估连续事件与非连续事件的偏差;评估主观概率分布时的锚定。

作者认为人们不能从自身的经历中推断出基本的统计规则,但理性的判断者会合自己对概率的判断与自己相关的知识,概率的规则以及个人的判断启发式相容。

我们学习了这些启发式并不能完全的避免产生偏见,我们有系统1与系统2,作用各不同。我们可以意识到有这些偏见,比如科研中夸大小样本的代表性,对小样本的研究成果认为是代表所在类别的特征等等。我们并不会时刻的提醒自己会有偏见的产生,只是在尽量理性的进行判断。对人对事件的判断都是如此,直觉式的判断虽然快,但也容易产生错觉偏见。

2018.4.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白色石南  多读书,读好书!<br>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总资产270共写了72.6W字获得755个赞共133个粉丝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