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前天爬长乐六平山时,在山顶北涧寺偶遇三位长乐人。得知我来自上海,独自一人在福州游走了一月多,感到非常惊讶。其中一位中年男子加了我微信,以便向我推荐长乐本地的风景名胜,尤为推崇显应宫,说了当时挖掘发生的神秘现象。
据长乐地方志记载,显应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明弘治年间,其后殿辟为“凤岐书院”,清光绪年间,因巨大风沙之灾而埋于地下,从此匿迹。
上世纪九十年代,长乐建设机场,土建时挖到文物,古宫重见天日。无数不知源自何处、硕大无朋的彩蝶、青蛙、蚱蜢蜂拥而至,依附于神像之上,“蝴蝶宫”美名一时鹊起,引来朝觐观光者无数。至今三十余载,每逢喜日佳节,蝴蝶朝贺盛景,仍屡见不鲜。
我当时听了,暗自称奇,决定缓一天养足精神,去显应宫瞻仰一番。今天上午换乘地铁公交,约一小时半到达目的地。显应宫也是福州地区少有的要买门票的景区,地上地下联票,二十五元。地上是新建的宫观殿宇,地下是出土文化展示。
地上建筑,华美壮观,有观音阁、将军殿、妈祖殿、大王殿等,地下宫即仙岐显应宫遗址。大凡古代航海之人,遇到恶劣天气而陷入绝境时,如果有蝴蝶等出现在船上方,那预示着神明在保祐着他们,陆地在向他们招手。故蝴蝶在信妈祖文化的民众心里,是吉祥之物。
地宫里郑和与妈祖同殿并祀,是迄今为止世上唯一所见,也都是国内发现最早的塑像,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因今天天凉爽,最高温度只有26度,且又是阴天,遂决定充分利用起来,参观完显应宫后,再乘公交去梅花古城。换乘两部公交,约三十八站,用时一小时半,下车已是下午一点整了。
梅花古城靠近海边,在马路上可以看见沙滩、滩涂和海平面。海风很大,把黄沙都吹到马路上了,到处都是一大摊一大摊的沙子,空气中也充满了海洋的咸气味。百年以前那场巨大风沙之灾,掩没了显应宫,是可信的。
马路上没有行人,偶尔有一辆汽车驶过,路边的商店大都关着门,好不容易看见一家小烟酒店开门营业着,上前问古城方向和吃饭情况。
店老板约三十岁,正玩着手游。见我询问,抬头看了我一眼,说再走五十米右拐就是,吃饭附近没有,得到镇上。说完,又埋头打手游了。
我道了谢,遂又前行,至一招牌,上前细看,是梅花古城的导游图,从巷道拐入,便是古城了。说是古城,其实是渔村,且许多破旧屋子已人去楼空。巷道因山地原因,上上下下,弯延曲折,石块大大小小,颇不平整,走在上面,硌脚不舒服。
这巷子里没有指示牌,四通八达,如入八卦阵。走了一盏茶的时间,我心里打退堂鼓了。肚子已饿的咕咕叫,便不再向纵深探寻,转身左拐,向低处走去,应该可以回到海边路上。
十分钟后,到了古城的另一头。恰好附近有家小食店,要了一份拌鱼面。这拌鱼面是头回吃,非常Q弹好吃,是用鱼肉做的面条。吃完扫码,支付十五元。老板娘说我多付了,只需要八元。我是看价目牌点的鱼面,上面写着十五元。再细看,有泛白小字,小份八元。老板娘退了现金七元,并说附近将军山可以上去,山不高,看看海也不错。
肚里有食,胆气复壮,按手机导航上路,数百米即到将军山牌坊下。将军山遍布野生梅花,每到寒冬腊月,岭上梅花竞相绽放,幽香四溢,附近村庄遂以梅花为名。明洪武年间建城,以梅花名之。记得郁达夫在他的《闽游滴沥》里留下了这么一句:“听说长乐县的梅花村,是产美人之乡。”
今天走街穿巷,寻幽探胜,似乎未曾遇见美人,偶尔几个老妪在门口聊天,说着我听不懂的闽语。将军山上的梅花,要到腊月才吐艳竞芳,亦只有登高揽胜,可一慰半日之辛劳了。记的在来的路上,海岸边上的黄沙衰草丛里,看见一艘废弃渔船,默默地守在那里。渔船耳听海风和海潮之声,心里在期盼主人的归来,再次驶向远方,驶向日月星辰出没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