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 4 月,重庆依旧是冬天过后直奔夏天。有幸的是,我在这个月里参加了“一柳繁花”老师所组织的读书成长伴读营。跟随着老师每天悉心的导读,我重温了《边城》,并且在持续不断的写作中加深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
结营时,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如何撰写读书笔记,我把我的心得体会记在这里,以便日后随时查阅。
书评,即你对书的内容简介、评价以及推荐。自媒体兴起这些年,写书评影评的人数激增,门槛也相对低了很多。一篇好的书评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事实上我也经常因为阅读了别人写的文字而去看某本书或某部电影。
我自己也偶尔在豆瓣、微信读书上写写自己对电影、书的看法,但基本都是随性而语,很少写过能称之为书评或者影评的文章。
柳老师授人以渔,非常贴心地给我这种“初写者”列出了可以直接套用的写作框架,深感受用。
1. 书的简介(总)。向读者大致介绍一下书的作者、类型、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剧透太多,这样会导致读者对书失去兴趣,更不要说去买来读了。
2. 书的评价(分)。这部分是书评的重点及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选取书中最喜欢或最想吐槽的情节、人物,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结合书中内容,引申写到其如何指导或者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3. 书的荐语(总)。回想一下书中有哪些地方或者方面是值得推荐给读者的,你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目标读者又是什么人群?结合自己看完本书的直观感受,真诚地向读者介绍。让读者看完你的文章以后,产生阅读这本书的欲望。如果能让读者读完本书之后再回过头来品你的书评,那就更棒了。
以上总分总的写法,结构清晰明了,写起来简单易上手,读者读起来也轻松愉快。
书评并不是普通的读后感,不是一句“我觉得很好”、“我觉得无聊”就能概括的。读者在读书评的时候更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好,好在哪?无聊,为什么无聊?这些是他们想知道的,同时也是我们写书评的人应该深入思考的。
读书,能够让我们想得更远、更深,而不是只瞧见作者表面讲述的那一个个故事。如何思考,如何让书照进我们的现实,我想这才是书评的意义,才是读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