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都要去古城看看,它低调而谦逊,似乎众人眼中并没有多么耀眼,但却足以在游子心中心中璀璨;它没有太多光环,但却足以照亮远方的彼岸。这是一个可以让商丘人寻根的地方,我们的血液从这里流出,流向四海八荒。
古城南门牌坊
南湖一景
改造后的护城河水清了,没有漂浮在护城河上的白色垃圾;改造后的小路绿了,没有一片荒草丛生的景象;改在后的道路窄了,因为前来观赏的游客多了。
古朴的南城门楼
豫(遇)见归德
改造后古城昔日破败的景象一扫而空,喧闹的街道依旧喧闹只是看起来更加整洁了,街道两边古房子上成捆而杂乱的电线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视觉上让游客看起来更加舒畅了,只是居住在城中的居民也被迫迁到城外了,古城由居民区被“包装”成了广受欢迎的旅游区。
小吃街
虽然处于疫情期间,小城依旧迎来了络绎不绝、慕名而来的人们。
小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就坐落于此,改造后的古城更加注重其文化内涵的挖掘,并拟借此打造出闪亮的文化名片。
商丘古城除了表面上看起来有了新的容貌之外,其实它有着很独特的地方,在所有的古城中算是毕竟特殊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实际上是六座城,即传说中极其罕见的城摞城。
商丘的地貌主要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商丘古城位于汴水和黄河故道旁,一旦遇到严重的黄河水患,商丘古城就逃脱不了被泥沙掩埋的命运,后世继续在原来的城址之上进行重建,就形成了这种罕见的城摞城奇观。
最上面现存的商丘古城是明朝弘治十六年(1503年)开工兴建的归德府城,其下依次是元朝时修建的归德府城、宋朝时的南京应天府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汉朝时梁国国都睢阳城、西周时的宋国都城。
商丘古城另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是它是一座八卦水中城。从空中俯瞰商丘古城,给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商丘古城形似古代的铜钱,外圆内方。城墙周长约3.6 公里,城内有93条街道,地势如龟背。古城城墙外是护城湖、距离城墙约500米外是城郭。古城有东西南北四门,门外有瓮城,瓮城城门和城门方向不同,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北门向西,有“四门八开”之说。
建筑的特殊、位置的特殊、文化的特殊也是这座古城发展的潜力所在,期待着小城辉煌的历史能够照亮更加耀眼的明天,也期待着从这里流淌出的血液能够传承小城的文化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