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接咨询,每隔几天,总能遇到一位房东和我说:我心理价位500w,你们有本事卖到500w以上,都是你们的!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笑着不想说话,只想甩手走人挂电话!
卖房子,不是房东的目的,是房东为了完成某个目的的手段。
所以这是房东的事情。
现在,你要把你的事情,变成我的事情,有没有想过,最后受伤害的到底是谁?我又为什么要接这个事情?并把这件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认真对待?
01
如果这套房子卖不到500w,为什么有人愿意来做这个冤大头?
因为他在别的事情上,赚到钱了。
一直到2022年的年中,投资客就是用这套「对赌模式」来盈利的。
作为亲历者,我们曾经两周的时间,通过简单刷了一下墙,就把房子卖出了30w的差价。
但是2022年的下半年开始,这样的投资客逐渐消失了,因为市场变了,变得很厉害。
30w的利润,可能变成60w的窟窿。
而到了今天,当年最大的投资客变成了代理卖房公司,主打一个「先装修,再卖房」,「这样的屋况,必须先装修,不然卖不掉」,成为了行业毒瘤式的存在 卖房子要不要装修?能救一个是一个!
你觉得这个公司说得对!
却没想过,人家根本不是靠卖房的佣金赚钱的,光装修费就稳了!
单这周,我都遇到了两个这样的房东了!
02
如果真的能500w以上卖掉,受损失的是谁?
只能,也必须是房东。
市场上一直活跃着各种不同风格的投资客,靠赚信息差把房子卖出溢价。前几年行情不确定性太大,出手更谨慎。如今,市场开始慢慢企稳之后,又开始冒头了。
所以,如果真的有人愿意以500w和你对赌,你觉得是为什么?
市场是最公平的。 如果我真的愿意和你对赌,你真的愿意接受这样的损失吗?你为什么不选择把这个房子放到公开市场上呢?说不定,更多是一定,还能卖高一点!
03
为什么房东会有这样对赌的心态?
先该感谢左晖!
在链家和贝壳之前,整个二手房市场是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房源系统的,所以买卖吃差价太普遍了!
上海楼市,其实经历过好几轮起伏。
所以,对有些年纪的房东来说,对赌是他们所熟悉的方式,而像我们这样的纯服务公司,不是。
为什么要为了「卖房子」支付额外的营销费?
这个逻辑在大部分房东那里是不成立的。
可事实上,卖东西一直就是很难的事情。
酒香也怕巷子深。
会卖和不会卖,就是不一样的。
不然,为什么品牌们都想去李佳琦的直播间占个坑呢?
如果还用过去的思路,来卖今天的房子,不是作死,也是等死。
04
那么当下该怎么卖房呢?
房东可以自己卖房,只是没那么擅长。
卖房子的套路,无法这几种,但难的恰恰是灵活应用 卖房子,光有逻辑,没用!
今天和同事开玩笑:单纯自信坦然地走进中介店这件事情,已经难倒了80%的房东。
这是真的。
大部分人对中介的心态是又爱又恨 —— 毕竟,谁没有被中介骚扰过呢?可是,到了卖房这个环节,却又必须和这群人打交道。
所以,能坦然走进中介店,就难倒了一大半的房东,更别说,接住他们对价格的轰炸而保持内心的平和。
真的太难了。
所以,我敢自信地说:如果有了我这个外挂的加持,房子还卖不掉,那么房东自己卖,一定更卖不掉!
我第一次卖房子的时候,就入过坑,幸好当时有资深的老中介提点我,不然这个坑估计都不够埋我自己。
如果你打算自己卖,那有一招你可以现学现用:忘了自己是房东这件事情,给自己假定一个「朋友」或「亲戚」的身份。
这样,你就可以相对中立地、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地来看待「卖房子」这个项目。
至于更多的逻辑,可以看看我的历史文章,有机会慢慢说。
金九银十,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按最近的成交量看,10月突破2w套成交的可能性很高
那么你的房子呢?
预祝各位卖房顺利。
以上这些看完,如果还有什么想聊的,私我哈~
单纯就当交个朋友。
毕竟,关于房子,我们都需要一个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