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杭yihang 一杭言语 2025年09月10日 15:22 陕西
本篇作者:一杭
在报社工作期间,我遇到了许多贵人,其中某特刊部主任尤为难忘,至今仍记忆犹新。
由于我当时上级领导是关系户空降而来,个性嚣张跋扈,对下属极为苛刻,我在单位的日子可谓如履薄冰,举步维艰。
当年我面试时,答错了一个问题,当时其他领导都有意见,但那位主任说要给年轻人学习的机会,看她其他方面都答得很好,不如留下来试试。现在想想,当时他也是顶着一定的压力把我招了进去。毕竟,同年比我优秀的毕业生不少,我算是非常幸运。
那年,刚进来的新人,都得从打杂做起。但他却在我进入单位第一天,就告诉我,来单位不是为了服务领导的,而是来学真本事的。他要求我每天模仿《人民日报》和《南方日报》的特稿,学习如何写稿,写完必须一字不落地念给他听。
所以那几年我没少加班,但进步也是神速,第一次参加两会,就上了三篇头版头条,是当年那批新人里唯一有机会写上名字的。
经过长期相处,我发现主任爱抽烟爱种花爱钓鱼,和我父亲的兴趣爱好完全一致。这下好了,有了共同话题,我们走得更近。因他年龄与我父亲相仿,我也将他视作自家长辈。
在这种长期专业训练下,我的稿子越写越好,自信心油然而生。
我对主任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过年时,我们部门所有同事的春联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是陕西某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为人厚道善良,儿子也非常优秀,在交大本硕连读。主任的爱人,是我们当地某高校内部的杂志主编,两人是大学同学,感情甚笃。
当时有位同事家里遭遇变故,我们集体筹款,主任给了她整整五万,帮其渡过难关。说实话,大多数人难以做到这般慷慨。甚至为了方便那位同事去医院照顾家人,他每天下班会多开一段路程,特意将同事送到医院。要知道,那时大家收入都不高,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就是这么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直升不上去。刚开始大家都想不明白,当初资历没他深,学历也没他高的人都上去了,为什么他原地未动,一直没有高升。
直到去年,我无意得知,当年高升的那批人,都因为站队问题出事了。但他却稳稳地从主任位置退休,走的时候单位还搞了一个隆重的欢送仪式,他的晚年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后来发现,像主任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其实,一时的风光并不值得骄傲,能坚持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
所以啊,人生这条路从来都不是看谁笑得最好,而是看谁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