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教会我的三堂成长课
读一本书,就如同与一个独特的灵魂邂逅。这些灵魂,有的光彩照人,有的则令人鄙夷,但每一次相遇,都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感受。与简·爱的灵魂相遇,让我感触极深,收获满满。其中,最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便是简·爱对于“昨天、今天、明天”的抉择。
简·爱对待“昨天”的态度,充分展现了她的果敢与刚毅。在书中,简·爱有三次“逃离”的经历。第一次,是勇气驱使她从舅妈那充满压抑与不公的手中逃离。当时,舅妈对她百般虐待,小小的简·爱没有选择逆来顺受,而是鼓起勇气,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个没有温暖的家,去追寻自由的曙光。第二次,探索自由的热情促使她从学校中逃离。学校里刻板的教育和严苛的环境,无法满足她对知识和自由的渴望,于是她再次勇敢地迈出了脚步。第三次,是自尊让她从与罗切斯特的爱恋中逃离。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尽管内心痛苦万分,但她的自尊不允许她陷入这段不道德的感情,她果断地转身离开。这三次逃离,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但都需要她有与过去、与“昨天”彻底决裂的果敢与刚毅。简·爱从不留恋不堪的过去,不沉溺于熟悉的“昨天”,正是这份果断,让她最终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相反,晚清时期的慈禧太后,面对外敌入侵,始终无法割舍过去的封建制度,顽固守旧,最终导致国破人亡,自己也遗臭万年。勇于和“昨天”告别,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这是简·爱教给我的第一堂课。
简·爱面对“今天”的态度,体现出她的坚定执着。毋庸置疑,身为孤儿的简·爱,所拥有的机会少之又少。然而,她却能凭借这寥寥无几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原因就在于她能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珍惜每一个“今天”。在红房子里,当被问到是否想去上学时,简·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这一果断的决定,让她收到了人生的第一份珍贵礼物——学识。在洛伍德学校,面对求职的机会,她又果断出手,牢牢抓住。这一次,她收获了人生的第二份礼物——见识和爱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唐代诗人孟浩然。他在考取了一些功名后,没有选择继续进取,而是隐居在家。后来,在数十年后与皇帝的一次会面中,他又没能抓住机会,没有献上能获得皇帝欣赏的作品。一次次地错失机会,使得孟浩然终其一生也未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图。面对机会,要坚定执着,把握“今天”,这是简·爱教给我的第二堂课。
简·爱对于“明天”的抉择,映射出她的不卑不亢与自尊自强。在简·爱的人生道路上,不仅有机会在前方招手,也有歧途暗藏其中。试想一下,如果简·爱在知道罗切斯特已有妻子的情况下还与他结婚,她将过上怎样没有尊严的生活?如果她接受了圣约翰的爱,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没有人权的日子?面对这些“歧途”,简·爱始终坚守着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的原则,不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她才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生。以不卑不亢、冷静自尊的态度面对“明天”的抉择,这是简·爱教给我的第三堂课。
合上这本书,仿佛与简·爱的灵魂作别。简·爱的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们应当像简·爱一样,勇敢地跳出“昨天”的束缚,牢牢把握“今天”的机会,满怀希望地展望“明天”,为自己赢得一个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