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情绪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
前面四章重新认识学习以及认知力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学习了如何构建个人图谱和自主管理学习,今天我们领读如何通过情绪力,做到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
说到情绪力,我们就必须先认识下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体验的统称,也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般根据情绪的愉悦性,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指能产生良好情绪体验和生理感受的情绪,包括满足、幸福、爱和骄傲等。消极情绪通常不利于人们继续正常思考或继续完成工作的情绪,包括愤怒、恐惧、悲伤和羞愧等。
下面我们就从六方面来了解情绪力对学习的影响有哪些?
一、情绪与认知
情绪会影响诸多的大脑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元认知能力等;因此,需要保护、调适并管理自己的情绪。
首先,情绪可以促进记忆的存储。其次,情绪会影响认知,比如意识(注意)“狭窄”现象。此外,团体协作更是需要对他人的情绪认知。
情绪和元认知控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和情绪压力应对的能力上。
二、学业情绪
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与学业相关的情绪体验,与学习者本人对自己学习行为和成就结果的主观控制感以及主观价值感有关。
积极的学业情绪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和同伴关系,也能让学习者在学习和就业环境中体现出竞争性优势。
三、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
内在动机引发的学习驱动力是适应力、好奇心、联结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支持系统,培育终身学习的能力。
适应力中包含了抗逆力,抗逆力需要以设置一个合理的、能够预期分阶段实现的目标为前提。
好奇心驱动我们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表面的问题和现象出发,深挖背后的机理。
联结力是主动思考和挖掘当前的学习和以往的知识或经历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四、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需要的是心理韧性,也有人称之为心理复原力或抗逆力。就是“胜不骄、败不馁”,重要的是情绪的稳定性、可控性和灵活性。
五、排除环境中的不良情绪干扰
在面对环境中的不良情绪干扰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应对:
首先,不做情绪的传染源;其次,提升自己对负面情绪的免疫力,把自己变成负面情绪的绝缘体;最后,主动传递良好的情绪。在家庭中,可以使用“以倾听为核心”的沟通方式互相表达情绪。
六、考试焦虑怎么办
首先焦虑并不总是会带来坏处,维持适当程度的焦虑水平有利于提升人的警觉性,激发潜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如果是针对考试等特定事件的状态焦虑,除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外,还应将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的完成上,告别完美主义的思维模式,减少让焦虑情绪发展的空间。如果是长期的特质性焦虑,那么建议积极寻求帮助,掌握必要的情绪调节策略。
陈老师经验谈
适应力、好奇心和联结力,都是由“心”而发的力量,主要与学习者本人的内在动机(或者说内在驱力)有关。
工作如果只是疲于奔命,应付外部的要求,那么这些工作对于自身就是一种身体和心灵上的消耗;
如果正视自己的努力和价值观,保持主动学习的习惯,永葆好奇心,就能从外部社会比较以及衍生的焦虑中解放自己,取得相应的成果也将大概率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本章领读到这就结束,本章节重点讲了情绪是认知的产物,内在动机驱动是学习的永动机,心理复原力或抗逆力是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解药,排除环境中的不良情绪干扰的三个方面,考试焦虑的解决办法。
快来说说你对情绪力的理解吧。
欢迎一起探讨,打卡留言。
我们明天继续分享第六章,也是最后一章的内容。谢谢小伙伴们。
第六章:环境力:打造高效学习空间
昨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第5章 情绪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学习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第6章环境力:打造高效学习空间,这也是咱们最后一章的分享了,很珍惜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
人们所处的物理和心理环境,能够促进或者制约创造力和专注力的发挥和发展。因此,学习者需要一个有张有弛的、舒适的学习空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又能给自己留出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一、提高学习效率,从改变学习空间开始
我们需要有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地方,作为必要的学习工作空间。环境线索和空间布局按任务需求布置,充分利用和顺应具身认知性,充分挖掘肌肉记忆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
二、[endif]学习空间布置的六项原则
原则1:可达性-伸手可及
原则2:适应性—进入状态
原则3:舒适性-工效舒适
原则4:宜人性-灯光调节
原则5:宜人性-声音控制
原则6:微环境-温湿合宜
三、重新定义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的整洁程度因人而异,但一定要有空间的归属感,以在进入和退出学习状态时减少大脑宕机的情况和注意力的切换消耗。
培养随时随地学习的能力。学习空间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私人和共享结合。巧妙地、选择性地使用智能App管理虚拟学习空间和学习进度。
四、利用五感元素优化学习空间
优化学习环境中的五感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匹配,充分调动五感的投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对学习任务的胜任力。
遵循以下原则:
1.照明充足,但光线柔和
2.装饰颜色淡蓝或淡绿色
3.环境安静,隔音效果好
4.可悬挂闹钟或番茄时钟
5.摆放一瓶散发清香的鲜花
6.舒适有靠背和肘托的椅子
7.保留适当的运动区域
五、促进具身认知的学习空间
构建个人具身认知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形成认知闭环,设计虚拟的扩展空间和有助于劳逸结合的物理空间。
促进具身认知的学习空间设计原则:
1.需要有半封闭的空间布局
2.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一致性
3.配置温暖的、舒适的座椅
4.视频会议合理配置实体场景或虚拟背景
5.常用的学习用品放在固定的、利手附近的位置
6.构建具身认知的闭环
7.]建议设置可以投屏的墙面
8.可配备一张可折叠的躺椅
9.设置一面可隐藏的背景墙镜子
陈老师经验谈——此心安处是吾乡
建立稳定的与学习场所之间的联结和依恋感是必要的。
从具身认知的角度看,每个空间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功能,可以设置学习区的空间、讨论区的空间。
地点依恋并不排斥人对空间依赖的灵活性。要求我们主动克服对环境敏感的人格特征带来的劣势,最大限度地适应各种不利的空间条件,包括空间密度高、噪声大和照明条件不利。
本章领读到这就结束,本章节重点讲了学习空间布置的六项原则、利用五感元素优化学习空间和促进具身认知的学习空间三个知识点,你get到了吗?
今天也是最后一章的分享,非常珍惜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日子。
快来说说你对环境力的理解吧。
欢迎一起探讨,打卡留言。
最后祝小伙伴们“快乐学习,让爱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