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豆瓣网
当听到 Grubitz 把摧毁一个作家、画家或艺术工作者当成一项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业时,Wiesler 动摇了,他攥紧了本来打算提交的监听报告——他在内心迅速做了个决定:尽可能地保护作家 Dreyman 他们。
137分钟的故事长片,将人物的内心刻画得丰满而富有张力。有短评说《窃听风暴》是“一个黑暗时代的神话,一曲人性向善的凡人之歌”。好一个“人性向善”,不由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恶之平庸》。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一个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每个环节的人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无辜。”
影片中的 Wiesler 本是这个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但他在半途中,突然人性觉醒了,站在个人的立场,而不是他本来所属那个集体的立场上来看待 Dreyman 的言行举止,他背弃了本来会促使的“恶”成行,成功保护了 Dreyman。
思想钳制和屠杀、残害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促成灵魂和肉体上的折磨,都是“恶”行。世间之大,“恶之平庸”却无处不在。为什么有些人道貌岸然、实则令人作呕呢?他们都在有意无意地“用角色开脱恶行”,将“恶之平庸”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