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总觉得自己愧对她(老妻)。他为人处事,对朝廷是无愧的,对朋友是无愧的,但是总觉得愧对太太,动不动就念叨:“何日干戈尽,飘飘愧老妻。”
杜甫的一生,也始终依恋她,频繁地把她写进诗里:“却看妻子愁何在”“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唐朝所有大诗人的妻子里,我们对杨小姐的生活了解的最多,对她的形象也最熟悉,原因很简单——因为杜甫写得最多。
很多诗人,你:觉得女人在他们面前和好酒、名马是一样的,是玩具。但杜甫不是。老妻对他是伴侣,是知音。
最后,她活了四十九岁,走在杜甫的后面。
你可以说杜甫对不住她。他没能混出名堂来,年轻的时候吹牛不上税,说自己要建功立业“凌绝顶”。要做大官“致君尧舜”,要有财务自由“白鸥浩荡”,结果一生穷困潦倒,让女人孩子跟着吃苦。
但你也可以说,他没有辜负他。
他们在一起短则二十七年,长则三十多年,是唐代诗人里最伉俪情深的一对。杜甫没有蓄妓,没有纳妾,没有包二奶,没有过任何花边新闻。之前说了,翻便他一千四百多首诗,奇迹般的几乎一句撩妹的都没有。
不能说全是因为穷。唐朝诗人,又穷又花的也多。卢照邻也穷,也在四川留下一个郭小姐。只能说,杜甫就是这么个人。
在杜甫面前,会感到无助、绝望。他才华比你高,学问比你大,你认了,那没办法。但是他人品也比你好,做人做到完美,你就会觉得绝望。同样是人,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所以,每当读到他写一些幸福的诗,比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时候,我翻书页都会不自觉地轻一些,唯恐打扰了他们短暂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