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柳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裴说《柳》

爸爸早上散步回来了,手里攥着一把柳枝,湛青碧绿,饱满张扬。他小心翼翼,一枝一枝插在门框两侧。互生的叶片和芽头,耀眼的亮绿。枝条的末端是一溜儿柳棒,过几天就会变成柳絮。

“我在小清河边上掰的。可惜好的不太多,要不然还能多来点。”他一边换鞋一边说。

今天是清明。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天有点凉。我隔窗看了看河边,没有风,天透亮起来,要晴了。

“小清河早上折柳的人多,我们去大清河吧!”近处没有风景,我又怕他留有遗憾,安慰他才这样说。

我知道他的习惯,每年清明这一天都要折很多柳枝。这是家乡的习俗。

大清河畔的旱柳

小的时候,清明节很有趣味的。

那时候节日当天并不放假,小孩子背上书包,一大早就上蹿下跳地出门了。

沿着河边,有很多旱柳。一个大孩子脱了鞋,双手环抱,两腿合围,三下五去二爬上大树的梢部,树梢枝条细,容易折。

树下五六个小孩仰着脖子,“那枝,那枝,就那枝你右脚踩的我要了~”一阵叽叽喳喳。

清明前后的柳枝很脆,外头的一层皮崭新翠绿,隔一段距离就会拱出一个芽码,慢慢长成芽头,新的生命体诞生。

娃儿们每人捡到一把柳条,最细的编成环形冠状“柳条帽”,柳叶张扬地飘在头上,像一个将军。他们欢快的嘻笑声叫骂声飘荡在通往学校的麦地田埂上,莺燕啾啾,回还往顾。更遥远的麦田深处传来布谷鸟“咕咕咕咕”的回应。

如果用力均匀地轻轻拧松了柳枝外层的皮,然后慢慢抽出白色的木芯扔掉,皮就可以做成一个柳笛。用锋利的小刀裁整齐柳笛的一端,轻轻刮去薄薄的最外层,就可以吹了。

短笛的声音尖利高亢,适合吹奏主旋律。长笛厚重悠远,适合营造重低音。如果在柳笛的外皮上镂刻小孔三到五个,就能发出不同的高低音调。所以每个孩子的书包里都会有很多个柳笛。一到下课,满屋咿咿呀呀。

记得有个叫“老林”的同学个子胖大,想必肺活量极好,他总是能者多劳,经常手持一根葱叶般粗细的柳笛,模仿曲剧里的老旦,呜呜咽咽,凄凄惨惨。最动容时能把女同学招惹得眼圈湿润。

清明这天乡亲们也会采许多柳枝插在门首,一来有迎接春光满园之诚意,二来一个月内具有预报天气的功能,三来待枝叶晾干捆扎后悬在屋檐下当饮用的茶叶。

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按家人吩咐烧柳叶茶,取两枝干的清明柳放锅内凉水,熬制十分钟即可盛入瓦罐,然后拎着送到地里,给劳作的大人们饮用消暑解渴,据说作用堪比绿豆水。柳叶茶有清香气味,清明节采集味道正好,太早了有青草味,太迟了有苦味。

每年总有几天柳絮飘飞的日子,那是娃儿们最兴奋的一段美好时光。他们上下学的路上迎着上下翻飞的絮花,就像逆风的瑞雪,双手做出欢迎的动作,在田野里追逐玩耍。没什么大不了,不过到家时用毛巾扑打扑打而已。但是穿行在其中的快感,既富有挑战性,又让人充满享受。

春风有信,垂柳有约

长大后升入高年级读书,知道了古人清明时节西安灞桥折柳送别的典故,学着附庸风雅,抚古伤今惜别离,而一转眼就身已来到了中年。

世俗的中年,虚空的名利,无谓的争执。

一些话来不及说就已经再也没有机会表白,一些事还没来得及做就已经失之交臂。我常常希望,也许在某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或春和景明的清明,我恰好在折一枝柳,那些来不及弥补的遗憾恰好让我勾起往昔的记忆,那就吹起岁月里的柳笛,一切随风了吧。

往事恍如缤纷落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8,646评论 6 53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595评论 3 41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6,560评论 0 37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3,035评论 1 31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814评论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4评论 1 32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3,301评论 3 44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444评论 0 28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988评论 1 33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804评论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998评论 1 37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544评论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4,237评论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665评论 0 26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27评论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706评论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993评论 2 37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归燕绕草檐,雏鸡唤晨烟。折取清明柳,带露插堂前。 清明的柳,留存在前人的古迹里。那是在王右军的鹅池边,在颜鲁公的营...
    厚朴一苇堂主人阅读 870评论 9 15
  •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扫墓,是指到墓地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
    沣西新农人阅读 1,652评论 1 5
  • 今年春天的雨水格外多,最近两个星期连着都在下雨,也应了人们熟悉的杜牧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可是清明节这一天,...
    四月的杨柳李娜阅读 210评论 0 3
  • 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 1-11 清河中学的大门外面是一条乡村公路,公路的旁边是河,过到桥的那边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
    沪上清歌阅读 952评论 1 1
  • 【原创】插柳不让春知道 作者:张行方 拈几瓣翠绿,几瓣鹅黄,几瓣粉红,几瓣浅紫,调配成眼帘中让人垂涎欲滴的欲望,吮...
    70ad1bea2306阅读 5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