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古之精于相法着并言读书可以变其骨相,欲求变化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 。”——曾国藩
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样貌、穿着、性格、行为、学识等元素结合起来的,给别人的一种感觉。当然生活中我们觉得 一个人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是由内而发的,内在的一种不自觉的外露,就比如一位学舞蹈的人,时时刻刻会保持一种昂首挺胸的姿态。
读书,是一项精神活动 ,从内在充实自己。读书人的气质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信与从容,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我们所说的才子并不都是外貌出众的,但他们的谈吐一定是有内涵的。可能相貌并无魅力,但知识渊博,精神世界自然也就充实了,人的自信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气质。
爱读书的人内心自然有一方小世界,宁静、怡然。他们往往看到的也更多,他们的世界也就更丰富,在书中听到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松涛声,犬吠、鸡鸣和虫鸟的歌唱,内心欢喜;在靠窗煮茶、捧书品读的时候,感受缕缕清风的吹拂,也会觉得温暖。
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人的精神,改变人的性情,改变人的气质,原因就在于读书让人明白是非,陶冶情操,日积月累的文化底蕴,会提高自身的修养。知书达理的人会有一种风雅人士追求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努力地去把自己的工作、学习做得更好,向向往的生活靠拢,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好、更美。在书香的熏陶下,人变得明智高雅,气宇轩昂,谈吐不凡。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却不是绝对。气质本身是一个自定义的名词,读书也有千千万万种选择。但我相信,真正喜欢读书的人,自会有气质上的提升。
家人都是不断让我们晚辈多读书多看报,在气质和知识方面不能属于长辈。让书里的黑墨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