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焦虑,月薪两万的产品经理失业快1个月了,投了很多简历,目前一份面试都没有收到,连降低自己要求外包公司的面试都没有,今年的就业市场是怎么了?之前听别人说今年的大环境不好,工作不好找,我都没有感觉,从来没有意识到危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更低估了国家经济状况导致的连锁反应。
之前觉得,裁就裁吧,正好休息一段,好好陪孩子,但这还不到一个月,内心就焦躁的不行,又不能表现的太明显,怕父母跟着着急,每天恨铁不成钢,怪自己平时不够努力,要不也不至于现在这么被动。
还没离职时,就计划着,今年开始国家不是鼓励全民地摊经济,恢复“人间烟火气”吗,我也就想跟风去摆摊,于是通过短视频看看大家都卖什么合适,什么赚钱,花了小一个月时间,最开始是被一个叫“比尔盖南”的视频影响,看到一个叫“麻辣豆腐干”的生意比较好,而且北方没有这种小吃,看人家卖的那么好,视频还教了怎么做,就一股脑的非要干这个,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太冲动,可能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吧,处在一个空档期,一心想干点啥,并且觉得别人都能做好,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一定也可以,琢磨了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的想啊,甚至幻想着未来要发展成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通过短视频营销,打造私域流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最后不是靠卖产品赚钱而是靠卖服务哈哈),30几岁了,仍然天真幼稚,但你不亲自经历就永远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劝说。
结果就是,本应该用来学习找工作的时间,都让我浪费在了琢磨摆摊,买原材料上了。自己最蠢的地方在哪?“麻辣豆腐干”我连吃过都没吃过,就想着要卖,这不是傻是啥,幸亏自己还有点理智,没有立马飞去成都拜师学艺,要不然好几千块就打了水漂。
为什么北方没有这个小吃,是有原因的,南北口味差异较大,于是从短视频平台加了几个卖这种小吃的店主,花了50块买了几包,3天就收到了,但味道真的不尽如人意,很失望,家里人都觉得不好吃,也可能是邮寄的原因,不酥脆,含油量高,和辣条差不多,调料味道重,虽然是豆制品,但给人一种不健康的感觉,吃起来很腻人,确实不适合北方人,而且所用的豆腐不是北方的卤水豆腐,而是四川叙永的胆水豆腐,只有那种豆腐才行,所以,如果你要做,必须要有这种豆腐,所以只能从人家那里空运,这种方式就有很多弊端:1、成本增加了,人家本地买一块豆腐1块多2块钱,咱们一块豆腐至少3块钱。2、运输时间3-4天,即使是冷链运输,味道也一定程度有影响。3、如果卖的不好,豆腐保质期就那么几天,很容易就坏了。
我想和自己说的是,人要学会认真思考,不能只看表面,为什么人家视频那么火,生意那么好?想过其中的原因吗?
1、本身人家账号就是几百万粉丝,随便发一个视频就能火,而且人家的主题就是“毛利最高的摆摊小吃”,吸引的就是那些一门心思想多赚钱的我们,羊群效应,越聚越多,越多越火,带来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在搜索这种小吃,都在搜哪里有卖,哪里卖的好,然后各种加账号,跑去学习,最受益的就是成都最早卖这种小吃的店铺,视频火了之后,从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干劲十足,信心满满和我一样的人,慕名而来,心甘情愿掏钱学习,也不知道最后是成为了韭菜还是飞起来的“猪”。
2、我是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虽然不是运营岗,但产品的本质都是在利用人性做事,任何产品,至少要满足人性中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从产品的角度去看,这种视频,恰恰就是满足了人们的“贪婪”“嫉妒”的心里,贪婪人家小吃卖的好,生意火爆(大部分都是摆拍的假象),嫉妒人家赚的多,自己也不比谁差也可以做到。任何产品,只要紧紧抓住人性的弱点,都不会太差。
反思:虽然我是被割韭菜中的一根,但我也算是一根有收获的韭菜,仍然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心中仍有期待,自己做点什么的心情仍然没有熄灭,一定要为即将要做的事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