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案:某一直以为,陈寅恪先生著是书,就是黄萱先生提到的,把自己的学术方法流传下来,当时其目的。此处先生又一次强调,典故之运用,最初材料如果不能完全达到诗意,完全可以引用第二、第三手材料,这是他老人家肺腑之言啊!
(5)先生以为此诗之资料,还有《某氏侍儿小名录补遗》:抑更有可论者。前言牧斋之赋《有美诗》多取材于《玉台新咏》,其主因为孝穆之书乃关于六朝以前女性文学之要籍,此理甚明,不待多述。又以河东君之社会身份,不得不取与其相类之材料以补足之,斯亦情事所必然者。就此诗使用之故实言之,《玉台新咏》之外,出于宋代《某氏侍儿小名录补遗》者颇复不少,如“容华及丽娟”、“吹箫嬴女得”、“舞袖嫌缨拂”、“敢拟伴伶玄”等句皆是其例。至于作者思想词句之构成,与材料先后次序之关系,可参拙著《元白诗笺证稿新乐府章七德舞篇》所论,茲不详及。
(十)169-184句。
1、诗曰:灞岸①偏索别,章台②易惹颠。娉婷临广陌③,婀娜点晴川④。眉怃谁堪画,腰纤孰与擩。藏鸦休庵蔼⑤,拂马莫缠绵。絮怕粘泥重,花忧放雪蔫。芳尘和药减,春病共愁煎。目逆归巢燕,心伤叫树鹃。惜衣莺睍睆,护粉蝶翩翾。
2、典故:①胡引:灞岸,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②胡引:章台的柳树。比喻唐代居住在长安章台的妓女柳氏。唐 韩翃 《寄柳氏》诗:“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③胡引:广陌,大路。晋· 陶潜 《咏荆轲》诗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④曾注:李商隐《垂柳诗》: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⑤胡引:藏鸦,比喻枝叶荫蔽。庵蔼,茂盛貌。南朝梁 萧统《文选·左思〈蜀都赋〉》: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
3、牧斋是节之目的:先生以为是写河东君多愁多病之情况,用典故为李商隐柳诗:此八联乃叙河东君思归惜别多愁多病之情况,所用辞语典故大部份皆与柳有关,而尤与李义山咏柳之诗有关也。茲不必逐句分证,唯举出李诗语句,读者自能得之,据此可知牧斋赋《有美诗》,除《玉台新咏》、《杜工部诗》外,玉溪生一集亦为其取材最重要之来源也。如“灞岸已攀行客手”(《李义山诗集下 柳》(胡引: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章台从掩映”(同集《上 赠柳》(胡引: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更作章台走马声”(同集上《柳》(胡引: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同集上《垂柳》(胡引: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同集上《谑柳》(胡引: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莫损愁眉与细腰”(同集上《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之一(胡引: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