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一如既往的给孩子们提前发了学习单,并没有安排让他们做什么。孩子们看到学习单时好奇地念出了题目,然后七嘴八舌的说了大串,“谁的生命?生命的感知是什么啊?……”听到这些我只是笑着离开了。当下午我走进教室打开cctalk时,发现他们的学习单都用彩色铅笔装饰了,使图案更漂亮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孩子们喜欢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让他们有了兴趣,从而变得自主了许多。就连我班最不爱写作业的小孟同学的学习单都设计了彩色图案,这不正是生命教育课的魅力所在嘛!
本节课留下的深刻印象:
一.课前简而明了的问题引入
罗老师巧妙地利用两个问题:人和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动物和人在什么情况下有同样的感情?提出问题让学生质疑,既巧妙的引入了话题,又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的能力。而在次过程中我也让学生参与了回答,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人和动物都有生命”也有的说“都会吃饭喝水睡觉”等等。他们争先恐后的举手,让人很欣慰。
二.教学过程中耐人寻味的点拨和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罗老师和蔼可亲的语气和耐心的点拨指导值得在教学中运用。在“什么情况下人和动物有同样的感情?”,罗老师都会巧妙的引导学生想象有关感情的词语,进行点评和补充,使回答更具体。既积累了感情词语,又使孩子们在思维上有所成就感,孩子们乐于这样的思维学习方式。而我也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表达,一个小男孩说“当我掉进井里找不到妈妈的时候,我会恐慌,会哭,会着急,会不知所措”,于是全班学生都毫不犹豫地给了他爱的奖励(12,123,1234,12),作为老师,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真的是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这种感觉或许就是幸福感吧!
三.学习单上的换位思考
三幅图都能让孩子们进行换位思考,体会动物和人之间的感情色彩。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在写下每个动物的心理活动时,我仔细的观察了孩子们的书写过程,他们都有话可写,而且写的很形象,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四.课后的小感想
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最易让学生接受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这节课的话题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进行,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样的教学效果及学习效果都是最佳的。所以说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最有效的。其次,如今的教育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生命教育课是一门很好的德育课程,而本节课也是一节很好的班会课,使孩子明白了保护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也知道了动物和人同样有生命有感情,值得去尊重。我们在教学中也可根据每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趋向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