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兰博否——铜雀台
和鹿台相比,铜雀台的名声要好得多,因为这座建筑自带了“文学范儿”!
不知道各位看官之中有没有搞中国文学的,如果有,汉代“建安文学”流派甚至把铜雀台当成本派的“图腾”,一个建筑能被赋予如此“雅兴”,铜雀台算一个,剩下的屈指可数了,比如:滕王阁、岳阳楼等等,这算是“高档”的,剩下的比如“陋室”(详见《陋室铭》)“草房”(详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属于棚户区类型的了。反正不管什么档次,一加持文学,立马就高大上起来。
那为什么单选铜雀台作为“十大工程”之一呢?
因为和滕王阁、岳阳楼之类的“自带文学范儿建筑”相比,铜雀台包含的“元素”更丰富,不仅有文章,还有美女,一个“铜雀锁二乔”的传说,足以吸引男人的注意力,老衲也是正常男人,理解万岁吧!
先鉴赏一下曹植的文章吧——
【《铜雀台赋》.曹植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建筑经不起岁月和战火,但文章却可以“恒久远永流传”。
突然想起了现在各高档小区或者写字楼的地产广告,什么“成功人士的首选”,什么“无敌水景”,什么“宜X宜X” ......
奉劝开发商和中介们一句话,真正好的建筑不用做广告
能做出岳阳楼的天下之忧的效果吗?开发商倒是先天下之乐!
能落霞与孤鹜齐飞吗?挖个臭水沟刨个喷泉就想“秋水长天一色”,无语中!
还有,售楼小姐有二乔一半的风韵吗?
话说多了,书归正传,以我的专业知识,真实的铜雀台,是在今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十七公里的古邺城遗址内的三台村西。这里原是三国时邺城的旧址,前临河洛,背倚漳水,虎视中原,凝聚着一派王霸之气。元朝末年,铜雀台被漳水冲毁一角,周围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宁寺。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看来建筑防洪和防火同等重要呀,不过从历经年份来看,铜雀台是够可以的了。
兰博废物——洛阳(隋东都)
在中国领先世界的那些日子里,不少朝代的国都均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哪个都够出一篇专著的了。
为什么单提东都洛阳呢?而且还是个陪都,顶多算个后备干部
这就涉及到专业知识了,虽然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有记载,历代工匠的不朽作品也不少,但是,一门学科的发展是需要“集大成者”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师”
瓦匠哪个村都有,大师,五百年出一个就算是幸运的了
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提升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大师就产生在隋朝,
隆重推出——宇文恺
严格地说,宇文老先生是全世界建筑、规划工作者的开山鼻祖,从此以后,这行业已不是一门手艺,而是一个学科,前阵子房地产威猛的时候还是热门学科了呢,听说不太好考呀。
宇文恺大师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东都洛阳城!
怎么比喻呢?别太专业了,来点通俗易懂的吧——
全城排水设计高程12米,有点听不懂是不,
告诉你,现在常见的城市内涝要是放到当年的洛阳,洒洒水了(粤语谐音),
就当冲洗大街了。你滴明白!!!
这下通俗易懂了吧。佩服不?想哭不?
如果还是觉得有点“专业壁垒”,那咱们不说专业上的事儿了,唠唠“官二代”的话题
规划大师宇文恺有个儿子——宇文化及
还有个孙子辈的——宇文成都
兰博赛克斯——大明宫(唐)
估计大多数看官以为老衲又要拽什么《大明宫词》之类的,可千万别忘了老衲为什么要写“十大工程”这样类型的历史文章,因为我的专业出身呀!老拽什么中国文学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文科出身的,那就跑偏了。
哪以什么角度唠唠大明宫呢?
卖弄那些建筑规划专业名词也真没啥意思,还容易让各位反感,咱们来点直观的吧。
就从这个“大”字唠起。
故宫大家知道吧,太和殿一定有印象吧,脑海中想象一下,做好准备,老衲要出招了
郑重宣布
大明宫的含元殿(主殿之一),如果按占地面积来算——
大约是太和殿的
——十三倍——
(这还是保守估计)
据说御弟哥哥当年就是从含元殿出发的,然后就:白龙马,脖铃儿急………..
含元殿只是大明宫的主殿之一,至于其他的建筑规模,各位可以脑补一下!
什么榫卯工艺,什么雕梁画栋.......那都算皮毛了,就这一个“大”,足以傲视群雄,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如果非得找个体量大致相当的,国外肯定不行,估计只有阿房宫有一拼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