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房间里看书,女儿在客厅叫我,一直叫妈妈。
我婆婆说:“你不叫我,你只叫了妈妈。”
女儿说:“我叫妈妈!我要妈妈给我弄板板(ipad)”
今天晚上,2宝要我抱抱,然后大宝看着有人和她抢妈妈立马扑上来:“我也要妈妈抱抱!”
婆婆说:“妈妈要抱下弟弟吃吃,他饿了,奶奶抱抱吧!”
我怕婆婆无意生气,我就对着大宝补充了一句:“你让奶奶抱抱先,等会我再让奶奶抱抱弟弟,我再抱抱你,好不好?”
婆婆坐在一旁,哄着大宝让她抱抱,一边对我说:“你还说她之前不找你呢,现在可好了,忙不过来了!”
其实我觉得还挺好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很重要。
然后她跟我的闺女说:“你再不找奶奶我就回去了!”
惹得大宝一顿急。
我心里一顿翻白眼🙄,就你会这样说。
反正我现在不上班,有的是时间看娃!
这一次,婆婆的发言让我联想到前两天的她和我说的那一件事。
大姑姐的婆婆,我叫她为大娘。
大姑姐有两个孩子,大闺女一一今年10岁,小儿子乐乐今年5岁,最近都要找大姑姐一起睡觉。
听说乐乐从小就要奶奶搂着睡,谁也不找,只找奶奶。
以前来了婆婆家,我们劝他留下来住吧,他总是会说:我要找奶奶!
这么几年都是奶奶哄着睡觉,而且都没离开过奶奶几天,离开了一两天视频的时候还因不舍掉了泪。
当然大娘在乐乐和一一身上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也就将所有的快乐都抵押在孩子身上。
看到他们高兴,因此也会开怀大笑,感到非常满意。
最近这段时间,乐乐和一一都要找大姑姐睡觉,坐在阁楼的楼梯等着妈妈下班回家。
大娘每次看到这一幕,她都觉得寒心,因此还生了气。
这下好了,她成了一个闲人,失去了孩子们的“宠爱”,仿佛被一盆冷水泼湿了身。
我想我婆婆和同年纪的大娘应该是同一个心情,希望和孙儿们产生情感链接,希望孙儿们说:找奶奶找奶奶,有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因此产生价值感。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爱孩子的基础上,我婆婆和大娘有很多共同点,从小自己看大自己的一儿一女,负责家里的内务:将家里打扫得一干二净、接待客人、做一家人的饭……
疼爱孩子,有自己的退休金,帮忙照看自己的孙儿们,一起托举希望后代越来越好!
因为付出了很多精力、时间,所以希望有所回报,他们想要的回报不是经济,而是孙儿们的情感链接,对他们的依赖和情绪价值回馈。
不过如果把控不住那个度,就会越俎代庖,物极必反。
有时候我会产生她要跟我抢夺孩子的不良感受,因此我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有时候我看着眼前自己生的孩子,光找奶奶,我也会禁不住寒心,会产生疑问是不是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长。看着这个自己十月怀胎、过鬼门关生下的、离职带大的孩子,不禁产生对她只需要奶奶的无奈。
想来金秋9月也就还有半年时间,等着幼儿园上学,放下这些忍一忍,应该会变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