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这个月份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月,女朋友的父母出了车祸,大姐的老公也出了车祸。当我协助处理这事情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人一出生就被下了死亡通知,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临。
曾经读过一本名《死亡如此多情》的书,里面采访了不同的医生,每阅读一篇故事都会让我有不同的感慨,有的故事情到深处也会让我眼泪如决堤一般流了下来。对于我来说里面有句话贯穿了始终,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
这本书里面描述了很多面对死亡的场景,绝症无力承担的家庭、求生不得的难过、痛苦的治疗还是解脱、死亡来临的面对等等。
有时候,一个人在往生之前的几分钟,周围的亲戚朋友可能都在想如何把仪式做好,做什么样的规格,又该请那些人,可是往往这个时候却是那个要离去的人是想着和家人朋友告别,可他们的注意力却不在这里了。
对于死亡通知,如果我患了绝症,我希望家人不要对我隐瞒,即是是一个期限,那么我希望在这个期限,做一些重要的事情。隐瞒反而是对我的一种折磨,看不到尽头的治疗,反而是痛苦。
对于临终关怀,如果结果是注定的,那么能够快乐的结束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老人,家属或许能够同意,可面对孩子又有哪位父母愿意放弃治疗,而去临终关怀呢,可是更多病人无法自己做出选择,尽全力的治疗或维持,有尊严的死去反而是一种奢望。
对于医生,面对病人是尽全力治疗,拯救生命是他们的天职,无论是人间冷暖、家庭纠纷、生离死别,每次的经历都是对医生心理的一个考验。
对于绝症病人的家属,希望往往是贯穿治疗过程当中,都希望成为那千分之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拷问自己的内心,有时候活着的另一方会更难过。
对于死亡,我认为没了,就是没了,结束也是个新的开始。
推荐一本书《死亡如此多情》,一部剧《三悦有了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