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对用户更友好。实现这样的目的可以使用黄金7原则来做交互设计。
一、原则一:菲茨定律
它是 1954 年保罗.菲茨首先提出来的,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定律内容: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
应用到产品设计,就是:按钮可点击的对象需要合理的尺寸大小,将用户越可能想要点击的按钮做大/做显眼。
应用到生活,你最想孩子看的书,放在他唾手可及的地方;想让消费者买的商品,就放在最显眼的地方。
二、原则二:希克定律
定律内容: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
应用到产品设计,即为用户提供更简单的选择。
应用到生活,给孩子两个选项,给客户A餐和B餐。
三、原则三:7±2法则
1956 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
应用到产品设计:导航和选项卡尽量不超过9个。
应用到生活:记忆宫殿,把自己的知识设计成不超过9个模块,把所学的知识分别放到对应的模块。
四、原则四:奥卡姆剃刀原理
这个原理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如有两个功能相等的设计,那么选择最简单的。
这是一个极简原理。应用到生活,是一种断舍离。
五、原则五:泰斯勒定律
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应用到产品设计:如对于邮箱的设计,收件人地址是不能再简化的,而对于发件人却可以通过客户端的集成来转移它的复杂性。如果没办法判断用户兴趣,那就让用户主动选择。
应用到生活: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天赋在哪,可以给他各种尝试,让他找到自己的兴趣。
六、原则六:接近法则
根据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关的。
应用到产品设计:导航栏里的icon设计风格要统一,放一起的内容要相关。我今天就遇到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我在买菜APP上选食材的时候,竟然乱入了一个马桶刷,瞬间把我恶心到了。
应用到生活:收纳整理,要把同类放一起。
七、原则七:防错原则
放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通过改变设计可以把过失降到最低。
应用到产品设计:像买机票、定酒店,一般返程/离店日期都不能早于去程/入住日。
应用到生活:药品和食品不要摆放在一起。
八、总结
黄金7原则既能应用到产品交互设计,为了让用户更便利,也能应用到生活,让自己活得更有智慧。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