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阳明和黄绾见面一开始,就谈起了“立志”。黄绾在提问中涉及的“立志”说是一般意义上的“立志”说,而王阳明所提到的“立志”说则不同。
在王阳明看来,只要“立志”,就不需要再去考虑是否努力实行或者能否取得成果,因为一旦“立志”,自然就会朝着目标努力,也自然会取得成果,所以说“立志”非常重要。王阳明的“立志”说是基于"“心明理”的立场,他认为所有事物都可以归于“吾心”,只要相信“心”的力量,任何目标都可以实现,即只要相信“心即理”,那么“心”自然会努力,也自然能取得成果。王阳明将此称作“本体即功夫”,他认为只要悟得“本体”,那“功夫”自然可以借助“本体”的力量实现,而不是说不具有“功夫”就不能悟得“本体”。 不具有“功夫”就不能悟得“本体”其实是程颐和朱熹的思想,王阳明在这方面的认识和陆九渊的有些相似。
目标定了就是用来完成的,既然每日有写读书笔记的任务,何不梳理下共享出来。2022准备好没事就写写写了。小小的从每周100字开始吧! 立志:抄也要抄出100字!
学习也好,进步也罢,从来不是单独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交行为。
我也是个沉默的学习者,一个人默默的,不参与任何群里的互动,也不关心别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或者美其名曰:每日太忙了,感觉没时间看别人写的总结,检视!
那时我错误的认为,所谓自学,就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学。
大错特错。人是社会型的动物,一切学习的最初过程都源自模仿。
感恩恩秀霸气的演讲上说:我就是会抄,王霞做啥,我就抄啥!哈哈!也开启了我的新大陆。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目标要常常在熟悉的群体里说出来。为什么呢?
第一,不停的讲出自己的目标,大脑才不会忘。
第二,想想看,大家都这么熟了,立下的目标,也不好意思不完成,对吧。
比如同事三人行,最终减重目标10斤的达成。比我过去3年减重的效率来得高太多!
有句话说:一切大不过你想要。
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当你足够想要完成目标的时候,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完成它。
每个问题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你想不到如何解决,只能说,你并不真正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