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分两路》这本书在看之前我以为是讲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相互作用,但翻开后才知道,这本书是用罕见的视角,去走进那些精神疾病治疗从业者们的生活。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人类学家,因此在这本书中不仅是用心理学、精神病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也有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让这本书更加的全面,也更加的有意义。
也不同于很多讲这类题材的作品,是从患者角度出发,或者是讲述患者的例子。这本书中没有什么很完整的例子,而且都是从精神疾病从业者的角度进行书写。这些从业者包括,精神病院护士、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刨除专业背景,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着自己无奈与痛苦。
例如精神病院医生,其实很希望看到自己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康复,更希望他们能对自己说声谢谢,这样他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用的。但事与愿违,很多精神病症患者本身就没有自知力,他们否认自己生病了,被强制送到医院,咒骂医生,甚至殴打医生,将口水吐到医生身上。即使靠药物稍微恢复了些,他们也会认为自己没有病,是医院在迫害自己,医生在迫害自己。即使治疗好了,很多病人也会对开具的药物产生怀疑。
又例如精神病院护士,每天都面对着那些喊着自己没有病的人,在让他们吃药时,这些病人有时会激烈的反抗。有些护士在面无表情的完成了所有工作后,会躲在护士站偷偷的哭。
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更是高危行业,她们面临着误诊被告的危机,一些来咨询的人有着极强的对抗性,他们会固执认为自己一点问题没有,认为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都是骗人的,要求退钱。还有的家属会来闹,认为来咨询的人几次之后没有任何效果,或者是发生了更严重的后果,都是因为她们耽误事。
但实际上,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心境障碍,脑疾病等等,本身的界限就很模糊。比如抑郁,并非是只有抑郁症患者才会有这种状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人格障碍都会有,而一些身体上的疾病也会刺激大脑导致这样的状态。因此一个合格的医生,需要有很强的判断力,才能确定患者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人的心理本身就是受很多因素共同影响,例如有脑垂体瘤的人,精神状态肯定会受影响,心理状态更是如此。又例如,血糖、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也都会引起不同的精神状态,从引发不同的心理反应。
因此如今很多医院想要确诊是否真的是心理问题还是精神问题时,会做很多项检查,才能排查出真正的病因。这个病因可能并非是患者想要接受,或者是家属想要接受的。
之前只是看了很多有关于疾病方面的书,对于治疗从业者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了解。但看完《心分两路》这本书后觉得她们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如果对这类职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这本书。
从人类学家的角度去看精神疾病治疗从业者们的困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世纪公元 500 年至公元 1500 年:回归超自然-魔鬼附身 随着教会权力的增强和罗马帝国的衰落,希腊人和罗马...
- 现行的《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及精神科医师各自的边界做了明确的规定,对此,业内有不少的议论:就有人说...